用科技的力量支撑希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罕见的能量震撼世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从中南海发出的声音在第一时间响彻华夏,也在第一时间变成举国上下的统一行动。遵从院党组的指令,中科院一支支团队冒着余震危险迅即挺进灾区,在全国抗震救灾的悲壮战场上,展现出科技国家队“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英雄形象。

全文

打开“天眼”看灾区

利用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开展灾区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构建空地一体的抗灾“天眼”。

行动背景:地震导致重灾区通讯系统全面瘫痪、道路交通严重受损受阻,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难以及时获得灾区灾情信息。中国科学院迅速决定,利用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开展灾区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并将此作为首要任务为国家抗震救灾服务。

 

      

 

解救“信息孤岛”

“宽带无线通讯应急平台”应急通讯系统成功将诸多重灾地点带出“信息孤岛”的困境。

行动背景:地震发生后,指挥、救援、医疗、工程、防疫等抗震救灾工作和媒体报道急需通信支持。但是,由于常规通信网络的基站被毁、线路断裂等原因,重灾区通讯系统几乎完全瘫痪,许多地区成为“信息孤岛”,给抗震救灾工作和媒体报道造成了极大困难。

 

      

 

应对地灾

铺天盖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如何应对?
几十个堰塞湖、上千座病险水库形成的“库湖高悬”的危境如何化解?科学技术在这里显得越发重要。

行动背景:汶川地震所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总数达5万处,大小型堰塞湖一百余座,病险水库高达1996处,有溃坝险情的水库69座……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持续威胁着救援人员和灾区人民的生命,解决地灾威胁刻不容缓!

      

 

心理援救

突发灾难事件时,受灾群体常常有恐惧、抑郁等多种症状,甚至出现攻击乃至自杀行为。
汶川地震后,千万灾民的心理隐患应该如何排遣?

行动背景:汶川大地震导致了至少50到100万人遭受亲人伤亡,据科学研究推算,或将有20到30万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或各类与创伤有关的精神障碍。灾后生活中的挫折、争论甚至剧烈的冲突会引发二次伤害,加剧各种心理问题。同时,灾区儿童缺乏独自摆脱困境的能力,更容易受到心理创伤,更需要关怀和抚慰。总体来看,灾区心理援助工作任重而道远!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大考验。

行动背景:灾后重建已经给科学工作者提出了“重建选址、生态环境评估、灾后心理援助、地震预测”等一系列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