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逸东
相里斌
当前位置:首页—专家访谈—点睛地球卫士 透视光影天地
 人生,完美于一次次选择 

     一门很"绕"的学科
    "光谱成像是一种利用光谱获得图像和信息的光学技术。我们知道,不同的物质都有不同的光谱,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指纹。比如水汽,在某一个波长上,就有千差万别的特征吸收带……"
    相里斌向我讲解他的"成像光谱理论"。为了便于我理解,他尽量将这门深奥的学科讲得通俗易懂。但我听了,依旧茫然。而他讲解时不时带出的诸如"偏振分光""正交光栅""空间调制干涉成像"等专业术语,更是让我不明所以。"这很正常。光谱成像本身就是一门很'绕'的学科,不像照相机那样直观。尤其是我搞的干涉型光谱成像技术,要通过一系列处理和变换才能得到最终数据,就更'绕'了。我给自己的博士生最初讲解时,都要花很多时间讲概念和原理,他们理解起来也非常费劲。"相里斌说。
    但相里斌最后还是用一个相对浅显的比喻,让我大致明白了成像光谱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一桶水里放了许多种颜色的墨水,搅拌之后,用普通的相机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桶混合色的液体;使用成像光谱仪拍,就可以将水中所有的色谱全部提取出来,单独成像。如此,它在土地资源考察、植被分类、矿物勘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功用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相里斌之前,国内对干涉型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十余年来,相里斌以自己不懈的坚持和投入,走在一条相对孤寂甚至是落寞的科研之路上。经过长期默默无闻的钻研,他的科研意义逐渐被领导和专家认可,也陆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院重点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等方面的支持,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从他手中相继诞生:独立提出了大孔径静态干涉光谱成像仪创新原理,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成为21世纪初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内最早对"空间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开展研究,在理论和关键技术等环节取得多项突破,牵头研制的仪器成为"嫦娥一号""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的有效载荷。他还率领团队对高稳定度的转镜式干涉光谱成像仪、计算层析光谱成像仪、偏振光谱成像仪等新型光谱成像技术进行研究。因为相里斌的努力,国内的一些单位和部门也开始致力于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
    这些年来,国家给予了相里斌极大的支持和肯定,也让我们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了解他的工作之于国家的价值和意义:1996年获得中科院院长基金;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年被任命为"863"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2002年成为"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超光谱成像仪主任设计师;2003年成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光学成像探测系统指挥;2006年,不到40岁的相里斌被任命为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