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疑问四:刚发生的两次唐山地震是否为1976年唐山地震的余震?
解答:余震持续五十年毫不奇怪 唐山余震或持续百年

  王英:刚才您谈到智利地震和海地地震,前几天我国大陆的唐山地区还发生了两次地震,有专家就说这是1976年唐山地震的余震活动,很多网友就觉得很奇怪,三十多年了,地震活动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

  刘杰:前几天唐山发生的两次地震,有一个达到4.2级,这两次地震肯定是唐山的余震。为什么呢?首先它发生在唐山地震区里面,唐山的余震一直在持续。关键是为什么三十多年以后还有余震,这件事一点也不奇怪。这种现象是现在地学研究比较热门的一个东西。我们知道科技界里面最高的两个杂志,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自然》。去年11月份,《自然》上面曾经发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余震持续时间的问题。这篇文章指出,对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余震,持续最少要十年。但是对于板块内的余震,那篇文章中提到,五十年都不奇怪。对于板块内,持续几百年都有可能。那篇文章举的是美国新马德里地震,那是一八几几年发生的地震,到现在还有余震。所以余震活动并不像大家想象的,发生以后马上就完了。从原理上解释是这样,一个地区要发生一个地震,从积累能量到破裂,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对于地震活跃的地区,要反复发作一百多年,余震活动要持续它百分之十的时间。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起码是上千年酝酿发作的一个地震,它要持续上百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是现在国际上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这个概念大家不一定知道,但是这绝对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国外也有同样的例子,而且已经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另外,今年5月在印度要开亚洲和环太平洋国家地学年会,该会议上还专门有一个专题谈论大陆地震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的问题。

  王英:怎么评判一个地震是余震还是新发生的地震?

  刘杰:余震发生有一个规律,就是随着时间慢慢衰减。当它衰减到了和原来的背景活动一致的话,这就代表这个地震完了。我们已经计算过唐山余震,唐山大地震刚开始的时候余震活动非常强,但是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期间,基本上每年平均会发生一点几次3级以上的地震。唐山地震是1976年发生的,之前同样一个地区每年3级以上余震活动每年0.8次左右,现在的活动水平明显比原来的活动要高,所以前几天唐山发生的地震肯定是唐山余震。

  主持人:刚才王英问的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想问刘主任一个关于地域的问题。一次地震所影响地域范围该怎么去测量?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汶川是震中,但是北京也有震感,这是不是说这次汶川地震的影响范围也包含到了北方地区?

  刘杰:地震是地下的一个突然的错动,再严格说就是一种能量释放过程,地震本身用震级来衡量,震级定义就是发生多大的地震。通常说的汶川8.0级、智利8.8,这反映了这次地震本身释放了多大能量。我在这个地方扔了一个炸弹,我能说这个炸弹的威力多大,但是破坏性怎么样还要另外一个量度。炸弹正好扔在你脚下的影响和它离你一两米远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地震中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裂度,就是地震的破坏程度。越接近震中,烈度越大,随着距离的衰减,它的裂度值就越来越小。汶川是八级地震,它沿着汶川到北川这一带,它的震中裂度可以达到九度十度。但是它逐渐衰减,到成都,只有七八十公里,它的裂度就衰减了七八度,造成的破坏就非常小了。而北京已经离震中好几千公里了。地震一个是造成了破坏,第二,地震有地震波往外传播,这种波,像智利这样的大地震可以绕地球转好几圈,波还没有消失。但这种波往往振动都比较慢,振幅也比较小,它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有些人有感。以往因为我们的建筑都很低,大家都住在平房里面,所以大家感觉不到。随着现在城市越来越密集了,住在高层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种振动。汶川地震的当天,北京很多人都有感觉。实际上你就是感觉地面有缓慢运动,但它不是一个缓慢的破坏,只是有感。这个有感表示一个波传过来,和裂度是两回事。严格讲,那个东西连一度的裂度都达不到。一般我们划破坏区是指裂度达到五六度以上。汶川地震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北京就不用考虑了,只是感觉而已。

  主持人:地震的震级是怎么定义的?

  刘杰:一个地震有释放的能量,这个能量我们按震级来标度,震级是反映一个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所谓里氏震级,就是我用仪器记录的地震能量大小。七、八级释放能量非常大,可能会造成大破坏,一般都称为大地震,八级以上也可以说特大地震。五六级地震的能量释放相对来说,破坏力没有那么强,一般称为中强地震。三四级地震,基本上不会产生破坏,我们叫中等地震。我们是根据它有没有破坏,分成了小地震、中等地震、中强地震(五六级)、大地震(七八级)。

  主持人:您说的用仪器测量,是找到震中在哪,然后测量吗?

  刘杰: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地方,在不同地方都会布很多地震观测点,当一个地震发生以后,周围很多点都会同时记录到这一次地震,地震波传播是有一定速度的。你可以根据地震波到不同台站的数据,用交互的方式可以把地震的震中找到。根据你台站离震中位置的远近,再折回去,利用它振幅的大小再考虑位置远近,就可以推算地震震级的大小。

  王英:刚才您提到里氏震级,两个震级之间的能量相差多少呢?

  刘杰: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公式,地震释放能量的对数与震级的1.5倍成正比,比如震级差1.0级,那么能量相差10的1.5次方,即近似31倍。智利地震是8.8级,海地是7.3级,两个相差1.5级,就是1.5乘以1.5,是2.25,能量相差大概是173倍。

  这里同时再讲一下震级的问题,二十世纪的时候因为电子信号不是太好,我们记录到八级以上的震级就出现一种状态,叫震级饱和,也就是以前我们记录的地震,当震级达到8.2级以上后,就很难再区分地震大小。进入了新世纪以后,对地震仪器重新进行了改进,以前大家听到的大地震八级以上都是很高的了。实际上从二十一世纪以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震级,叫矩震级,它采取的不是用地震仪器记录的振幅大小,而是由地震产生的破裂面以及地震时产出位移导过来的。它的最大优势是避免了原来用仪器测的震级的饱和。因此,大家可能说印尼04年海啸地震,说是8.7级地震,通过上述改进,国际上目前的说法是那个地震的震级是9.1,因此,凡是谈到8.5级以上最好把震级导成矩震级,这样,地震的能量释放和强度的对比才可以计算。

  王英:多少震级有感?

  刘杰:对一般情况下一二十公里深度的地震,三四级都有感,但不会造成破坏。五级以上的地震,有可能一些农村建筑很差的地方有破坏,但是城市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六级以上的地震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