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逝世30周年纪念大会
关于华罗庚先生的首次发布
相关专题
徐祖哲:华罗庚先生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

  各位学者,华罗庚先生的家属、各位领导,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这次纪念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华罗庚先生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重大贡献,华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是知名的数学家,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华罗庚先生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
  从1952年,华先生成立第一个计算机组到参与“十二年科学规划”,华罗庚先生是作为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的组长,制定了培养人、组织训练班和建立研究机构,做机器、促应用的具体计划,华先生是计算所筹备委员会主任,每一步发展都有华先生参与和提出决策方向。
  2006年,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纪念50周年时,高庆狮院士提出:中国计算机的两位功勋科学家就是华罗庚和钱三强,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下宣布的。
  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是在1952年7/8月间提出,1953年1月计算机组已经在中科院数学所成立了。这张照片原版在新华社,华罗庚教授在照片中的自己家中商谈组建的。后来我又找到一张华宅照片,是在现在清华大学幼儿园的位置,清华大学的苗日新林先生是建筑专家,他批评说这个房子应该保留下来,却给拆掉了很可惜。
  第一位计算机组的组长闵乃大是1936年留学德国的学者,电信专家、数学家,1948年应梅校长的邀请回到清华计算机系任教,夏培肃和王传英先生,他们三个人组成的第一个计算机小组,就是在华先生这次邀请他们谈话以后建立的。1952年7月闵乃大先生就到数学所参加了计算机组的筹备工作,1953年1月3日元旦以后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就在中科院数学所,也就是现在的清华里面这个位置开始工作。
  有两个文件非常重要,一个是华先生在他任数学所长时的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讲到计算数学:“计算数学是一门在中国被忽视了的科学,但它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少的”,这是中国第一次关于计算数学的正式论述。这一段文字是1952年数学所的“月度工作总结”,现存中科院档案馆,其中说到数学所与中科院电子学所筹备处联系,关于以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工作设想,数学所的计算机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和设计,并实验其主要部分,至于实际的制造由将来的电子学研究所进行。后边这段非常重要,1952年11月初在所内召开一个小规模的报告会,由闵乃大同志报告所起草的5年工作方向,参加者有本院计划局及电子学研究所的筹备处代表。我们的计算机的一个溯源起点就在这里,中国第一次计算机相关工作的正式记录。
  数学所的旧址现在变成幼儿园了,我主张有关单位在这个地方能够建一个纪念标志,哪怕很简单的构造,这是中国计算机的一个起源地。
  1956年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大家都知道,但是公布的材料不多,西郊宾馆是在阜成门外,张劲夫院长特别指出它的位置,1952年600位科学家在这儿工作了三个月以上,但是因为材料缺失所以不知道具体起止日期,现在这个礼堂已经拆掉了,这个住宿楼还在,就是在这里制订了12年科学规划包括计算机的规划,也包括在这里宣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华罗庚先生是主任委员。
  在这之后,中科院下达文件成立了电子学所、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所。
  后来正式开展工作是周总理批准的,在西苑大旅社,计算所筹备处和计算机训练班都在这里进行,在一座楼前立了一个很简单的纪念碑,是由饭店建立的。
  这是计算机北楼落成时的照片。很可惜,计算所的北楼、南楼、东楼都被拆掉了,北楼是华先生亲自参加审批方案,亲自看图纸,而且经常到现场观看施工过程,离不开华先生的关注,这么重要的一个建筑在国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纪念地,但是被我们自己全部拆光了,现在我们正在呼吁申请在中国计算机的发源地,就是第一台计算机的生产地(酒仙桥)、调试工作地点(中关村),要建纪念标志,可是在这边都没地方悬挂了。
  计算机训练班,培养了大约800人,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先驱者。这是十二年科学规划里边的重要任务,很可惜没有找到华先生跟学员们的合影,他有讲话,也对科学方案有过讨论。这是训练班第三期部分学员合影。要强调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很多人,绝大部分人都不是自愿去学计算机的,都是从其他专业(在二三年级时)抽调过来的,说明国家对紧急措施的重视,要加速培养人才。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大家现在看到满街遍地都是计算机,都是大屏幕,都觉得无所谓了。但是在当年,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看苏联国家科学代表团名单时,发现访华代表团18个人里边有6个是计算机、微电子、半导体、自动化专业的科学家。周恩来看到这个名单,他就想,当年咱们国家的方针还是实现工业化,炼钢、机床、坦克、大炮、发电机、火车头等等,都是这些东西,周恩来看到名单以后马上叫王诤、李强来询问。王诤负责无线电、电信,李强也是无线电专家,问你们知不知道国外计算机的发展?他们说知道,周恩来问到计算机能干什么事?原子弹、弹道计算、还有密码破译等,周恩来就把他们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你们知道情况为什么不汇报。他们答汇报也没有用,咱们国家做不了。
  而此时,华先生提出了“先集中,后分散”的建议,被采纳了。
  华先生1950年从美国回来,他过罗湖桥的时候,箱子中就有计算机资料。他说中国一定要搞计算机,原子弹技术被美国封锁了,可以先上计算机,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是农业国,什么基础都没有,所以部门领导认为汇报也没有用,我在《溯源中国计算机》一书中记载了大家都相信“一个部门做不了的计算机,在党中央、国务院,在周总理的领导下,组织全国力量还做不出来吗?”
  华先生在十二年规划会议上,总理说完那话之后,开始部署“四项紧急措施”,这个时候华先生提出“先集中、后分散”的方针,中央采纳了这个意见,把部队、高校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中关村的计算所,然后分散成立“东西南北”的各个研究所,大学也开办了多个计算机、计算数学专业。
  华先生不光有一个追求精神,而且有一个具体部署,这与他提出的方针和观点是分不开的。在十二年规划讨论过程中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计算机部分在规划中落实下来,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决策制定“紧急措施”,最后全国整体的布局还包括教育,在文革之前我们各个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千人,这是有统计的,这是非常客观的数字。但是因为当时保密,并没有综合研究与公开,文革前全国计算机工业人员已经达到一万三千人,我们做出了5、6台百台计算机,在两弹一星和国民经济中建立了功勋。
  这台就是邓稼先和于敏先生,在上海华东所用过的J-501计算机。
  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的早期计算机性能很差,所以都淘汰销毁,只发现保留下来一台103机(中国第一型号),但是我认为,当年的科学家用自行研制的现在看来性能不高的计算机完成了众多国家急需的高难度的应用课题,建成了功勋卓著的计算机系统,完美地完成了“两弹一星”和国民经济里面的重大课题,这些功勋是不可磨灭的,而且我们所掌握的装备和面临的任务总是会有差距的,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缩小这个差距,这个规律是绝对的,所以用片面的观点把科研大楼的房子拆了,机器都毁掉了是不对的。
  这是有了计算机的第一天,在计算所北楼,当年的大学生和训练班学员在计算机前的合影。这是秦鸿龄留下的第一张操作计算机的照片,是航天计算机所第一任所长张梓昌拍摄的。有历史、有细节才有真实,才能看到当年的成绩与奉献。
  现在只剩这一台老机器在曲阜,这台机器在曲阜是意味深长的,与那里的文化传承有关,终于保留下来一台早期的国产电子计算机。
  最后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写的《溯源中国计算机》,并没有刻意去找材料,就是跟大家访谈、记录、整理排列,最后发现在这本书里面有49个页面提到了华先生,还有10张照片,这个书里面有1/10的段落都离不开华罗庚,只要提计算机,老同志们都要说当年见过华先生,有很多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就看出来,华先生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奉献,也看到了科学家的追求和精神,看到他们的友谊,这些都是我们永远要记住的。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纪念大会演讲速记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