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回溯中国现代科技的历史,将一种传媒推广到5000万时,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十多年来,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引发了中国老百姓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革命。

(2/14)人们在互联网上购物、交流、获取信息。对于如今的人而言,互联网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互联网刚刚走进中国时的样子。

(3/14)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约瑟夫·利克莱德提出“全球网络”这一划时代思想,按照他的想象,当全球范围使用计算机工作和思想的人都互相连接起来的时候,世界将发生巨变。

(4/14)冷战时期的美国军方,将这一概念设计成一个通讯网络,这个网络由每个分散的点组成,假设一些地点被核武器摧毁,其余站点也能通过某种形式取得联系。这就是互联网的雏形,ARPA网。

(5/14)当互联网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很少有人关注互联网这项技术。但是这样的状况在1989年的初秋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个日后深刻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工程开始了。图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示范网络”(NCFC)工程档案资料。

(6/14)1989年11月,经国家计委组织,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项目”简称NCFC项目正式启动。目的在于将北大、清华、中科院三家的计算机网络连起来,实现三角地区内科研资料和数据的交换,形成信息共享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7/14)世界银行对NCFC项目提出了许多原则,包括传输介质必须用光缆,速度不能低于10兆,而最强烈的要求是网络协议必须统一。当时三家机构此前已经分别使用了X.25和DECnet等网络协议。经过讨论,NCFC管理委员会决定使用TCP/IP协议,其他现有的网络通过协议转换转变为TCP/IP协议。

(8/14)1991年,NCFC项目动工。最初规定中科院、清华、北大先各自做自己的网络,等各院校做完之后统一互联。然而当三家互联的时候,却缺少一个重要的工具——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区域网连接起来。当时包括路由器在内的许多先进网络设备都对我国禁运,于是NCFC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开始自己研发路由器。图为路由器功能示范。

(9/14)此时,从国外归来的专家带回了互联网官方大会的光盘资料,这里面存储了路由器结构的介绍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摸索,国产的路由器终于研制成功。1992年底NCFC工程正式完成互联。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家网络组成国内最大的地域性网络。这个局域性的网络就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雏形。

(10/14)在NCFC项目落成之后,中国科学家迫切需要将它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中国科学院正式向国务院提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报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邹家华十分重视,很快批准同意。加上此前与邮电部谈好的国际信道问题,以及随后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加入国际互联网获准,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的道路已基本被开拓出来。图为时任国务院总理邹家华。

(11/14)1994年4月20日,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NCFC完成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这一瞬间见证了中国与世界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由此实现文件传输、远程上机、收发电子邮件这三大主流应用的直接使用。

(12/14)1994年5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的帮助下,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从国外迁回中国,为中国的域名注册提供了资源保障。图为维纳·措恩教授。

(13/14)互联网的崛起无可置疑地改变了整个中国,从最初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技术,到如今形影不离的生活工具,互联网几乎已经渗入普通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4/14)人们将会铭记互联网的神奇魔力,而那些将互联网引入中国的科学家,也将永久地载入历史的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