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寄语 >> 十年历程

 

贺科普博览10周年庆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信息化工作副处长 吴戎

我是2007年开始关注中国科普博览的,虽然未能有幸见证中国科普博览的开通,但是却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科普博览从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群向开放、互动、共享的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的转变。

今天的中国科普博览不但提供系统完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权威的虚拟博物馆,而且已经初步实现院内外特色科普资源的集成、展示和导航;提供展示各所最新科研进展的科普纵览,以及剖析社会热点事件和揭示科技前沿的专题透视;形成了集成共享院内外优秀科学图片、科学动画、科普报告等多媒体数字科普资源系统;成为互动参与、在线“做科学”、重大科技事件在线直播开放式的平台以及科学教育课件、教案、教辅材料共享和服务平台;成为中国科学院面向公众宣传知识创新、传播科学思想、履行科学院科学普及的社会职责的重要平台。

看着今天的中国科普博览,我不由想起了2007年院里信息化专项开始整体考虑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时的点点滴滴。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现有103个科研与支撑机构、2个大学、12个学院;12个植物园、7个天文台(站)和24个生物和地学标本馆;7个国家实验室、6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2个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大科学装置;拥有大量高水平的、优秀人力资源,到2007年年底,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195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11人,在读研究生41119人;每年发表上万篇学术论文。

面对如此多优秀的科研科普资源,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供给社会公众、服务于国家《全民素质行动纲要》是院里在规划和发展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基本出发点。当时,我们很庆幸中国科普博览已经为全院网络科普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实现一个专业科普网站向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门户转变难度可想而知,在我印象中从2007年初到2008年6月,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建设和运行方案先后改了不下8稿。在前两稿完成后,规划战略局田洺副局长与我们大家一起封闭式的逐字逐句的修改,谭铁牛副秘书长也多次参与讨论并给予指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确定了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构建一个国家级的,集成与展示全院优秀科普资源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和互动的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中国科普博览是平台的门户和龙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中国科普博览就初步实现平台化的转变,不断推出像日全食直播、观天巨眼:LAMOST、关注H1N1等一系列热点专题,建立了科学动画城、科学图吧等资源共享和分发平台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科技创新与科普是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体两翼,也是中国科学院永恒的任务和职责。科普传播科学发明、发现的信息和精神,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和温床,在此意义上来说,中国科普博览意义重大而又任重道远。10年来,已经有6000万人次从中国科普博览了解科学院、学习科学知识,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6000万从中国科普博览走近科学院、走进科学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