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开颅?人工耳蜗:不传谣不信谣
发布时间:2021-10-2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孙晋(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人工耳蜗”,这个设备虽然小,价格却不便宜。那么,人工耳蜗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价格如此昂贵有传言说人工耳蜗丢失需要再次开颅,是真的吗?

  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耳蜗的结构说起。

耳蜗:充满液体的“蜗牛壳”

  耳蜗是人内耳的一部分,形似蜗牛壳,是一个中空的螺旋形骨管,全长约30~32毫米,其内部充满液体。

  耳蜗螺旋管内共有3个管腔,分别是前庭阶、中阶和鼓阶,中阶又叫蜗管。前庭阶和中阶由前庭膜分隔,中阶和鼓阶由基底膜分开。

  前庭阶和鼓阶内充满外淋巴液,中阶内充满内淋巴液,前庭阶和鼓阶内的外淋巴液经蜗顶的蜗孔相通。位于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Corti器)由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构成,是听觉感受器。

  耳蜗的作用是把传入内耳的机械性声音振动信号转化成听神经生物电信号这主要是由螺旋器内的毛细胞在基底膜的振动下完成,耳蜗还具有初步的频率、强度和适时分析作用。

  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的病理基础是源于毛细胞的丧失功能缺陷,其实称之为感音性聋,只有少数感音神经性聋的病理基础是听觉中枢通路或皮层上的病变,此为真正的神经性聋。人工耳蜗就是针对感音性聋(即毛细胞病变)的一种康复手段。

  

  耳蜗的管腔(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分为体外机和植入体两部分

  体外机的言语处理器一般挂在耳背上,体外机的传输线圈和植入体的接收线圈通过磁铁吸附在一起,植入体部分经手术植入体内,电极穿入耳蜗的鼓阶内,模拟人体耳蜗功能,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人工耳蜗具体工作原理为:

  麦克风采集声音,言语处理器将采集到的声音加以数字化、处理和编码,传输线圈将编好的语码向体内发射

  接收线圈接收语码,密闭刺激芯片将接收到的语码加以解码并转化为特殊电信号,根据进入声音的频率不同将电信号传导至蜗内相应的电极

  蜗内电极刺激耳蜗相应的部位,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到大脑听中枢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为什么这么昂贵?

  目前进口人工耳蜗的费用约为20万,国产人工耳蜗的费用需8万左右。人工耳蜗价格昂贵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首先是研发成本高。

  人工耳蜗研发团队涵盖多个领域的专家,研发周期长,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这就使得人工耳蜗的研发成本较高。

  其次是生产制造成本高。

  人工耳蜗植入体对密封安全的要求极高,体外机要做到省电、耐用、防水等,这对电池、连接线、体外机外壳等所有配件的制造工艺有很高要求。此外,无论是材料还是制造各环节,都涉及到大量专利和技术垄断,所以人工耳蜗的生产制造成本费用是相当高的。

人工耳蜗适用于哪些人群?

  前面提到,人工耳蜗是针对感音性聋(即毛细胞病变)的一种康复手段,适用的条件适合植入的人群为: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病变部位在耳蜗者;

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收效甚微;

无手术禁忌症;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适宜的期望值。

  此外,针对小儿患者需要一套完整的听力言语康复教育计划。

  上述手术适应证的判定通常由一组专业人员来完成,包括手术医生、听力师、言语病理师及心理医生。此外,还应征求耳聋康复教育者和老师的意见。

  但是,如果遇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则不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耳蜗缺失和内听道严重狭窄;

中耳感染因素;

耳蜗骨折;

精神病。

  此外,如出现其他外科常规手术禁忌证,也不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执行者的要求极高,在不损伤电极的情况下,将电极深深地插入到鼓阶内;电极和植入体不移动;在不损伤电极和植入体的同时,也不能损伤电极和植入体周围的结构,如头皮、外耳道、鼓膜、面神经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约1个月返回医院,由听力学专业人员为患者开机,即安装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并对人工耳蜗系统进行调试。

  开机后,患者需要定期由专业人员对人工耳蜗进行调试。术后患者还应该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和术后效果评估。人工耳蜗的植入并不需要开颅,从耳朵后侧切入。

  关于人工耳蜗丢失需要再次开颅的说法,其实是有误的。如果不慎丢失,不需要开颅,植入体也不需要更换,重新去医院配置体外设备即可。

参考文献:

  韩德民,许时昂,主编. 听力学基础及临床[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