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侵蚀形式,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降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主要分为面蚀和沟蚀两大类,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伴随面蚀沟蚀,常发生洞穴侵蚀。

   面蚀又可分为溅蚀(雨滴打击地面溅起土粒,在地表形成一个薄泥浆层,汇合成小股地表径流)、片蚀和细沟侵蚀。细沟为薄层径流汇集成细小股流对地面的侵蚀,属于线状或沟状侵蚀过程,与地面薄层水流均匀的面状侵蚀过程不同。由于细沟侵蚀均发生于坡耕地,侵蚀深度不超过耕层,经犁耕后地面不留痕迹,也归为面蚀。

   沟蚀:黄土高原丘陵、山地起伏,且沟谷发育活跃,形成地球上罕见的沟谷纵横、地形起伏的特殊的梁峁状丘陵沟壑区,有不同的沟蚀类型。切沟侵蚀是发生在坡耕地上的一种特殊沟蚀类型,主要是人为不断耕作所致,在大于25度的坡耕地上最为普遍,一般由细沟演变而来。当浅沟下切深度超过耕层,无法耕作而不得不弃耕时,浅沟即发展为切沟。坡耕地一旦发生浅沟,侵蚀量可增长1-3倍。切沟进一步发展,径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愈来愈大,沟谷两侧侵蚀加强,伴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过程,沟壁不断扩张,沟槽不断加宽,形成深度可达数十米至百米的冲沟,此为冲沟侵蚀。黄土高原典型的沟道小流域即是以河沟为主系,由不同级别沟谷组成的水路网系统。

   潜蚀是黄土和黄土状土中特有的侵蚀方式,它通常是地表水沿黄土中的缝隙渗入地下,进行地下侵蚀。它塑造了各种特异的地貌形态。
   陷穴是最主要的一种潜蚀形态,多发生在塬边或台地边缘积水的地方。陷穴的形态多是呈漏斗状,也有条带状的,如果相邻几个陷穴的潜流水路互相联通,就形成了独特、令人赞叹不已的黄土喀斯特地貌和地貌艺术珍品。这里有笔直挺拔的黄土柱、雄伟状观的黄土墙,路面险要的黄土桥,还有深深的黄土洞,有雄伟的黄土门,还有象珊瑚状的黄土基岩和蘑菇状的基岩残堆悬沟沟壁。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
沟蚀
水力沟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