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学说的起源
原子世界的信息
认识原子及核能
二战期间核动态
核武器来势汹汹
核能的有效利用
核危害与核废料
中国核工业发展
巧妙应用放射性

 

 

   核能> 二战期间核动态



 

德国核计划夭折原因

  德国核计划的夭折,海森堡本人在战后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在1942年以后,德国的短期军事研究的影响;二是原子核研究超过了德国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

  美国的检查德国核研究的特遣队——阿尔索斯特遣队之科学顾问高德斯密特则认为有四个原因:其一,德国物理学家骄傲自满;其二,纳粹对纯科学研究的损害;其三,纳粹对科学组织的严密控制;其四,过分地依赖于“大物理学家”。

  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纳粹反对现代科学,特别是抽象科学,使得核物理研究失去了基础。当现代物理学的一些概念与传统的经典物理学发生冲突时,德国物理学界中的保守势力和亲纳粹分子,无形中接受和应用了纳粹的理论宣传,而将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归并为政治和民族观念上的冲突。他们从20年代起就致力于所谓“日耳曼物理学”的研究和分类,企图为经典物理学找到“日耳曼血统”的原因来。他们攻击相对论为“犹太人的诡计”,宣称量子力学是“徒劳的形式主义”。他们不断地晋见包括希特勒在内的纳粹德国的高级领导人,并在纳粹主管的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攻击爱因斯坦、普朗克、索末菲等,企图将自己的“日耳曼物理学”强加于德国社会。反对现代物理学的运动不仅损害了德国的物理教学和研究,也阻碍了包括军事当局在内的很多人对原子核能的认识和兴趣。

  纳粹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导致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量优秀科学家的逃离。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一些重要研究所的所长大部分离职,这一年共有2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辞职,其中包括11位物理学家。在战争前夕,有40%的大学教授失去了他们的职务,这些职务大多数又落在了不学无术的纳粹分子手里。纳粹在青年学生中的煽动和征兵,还使得德国的核研究失去了一批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对于像原子弹这样大规模和复杂的科学研究,一支充满活力的研究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但德国缺少这样的队伍。

  纳粹对核研究的组织是混乱和不得力的。希特勒将科学研究和人的“品德”对立起来,他强调:“德国教育需要的是个人为团体的牺牲精神,而不是由科学助长起来的物质利己主义。”尽管德国邮电部长在1940年就给希特勒讲过原子弹,施皮尔在1942年又给他汇报过,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记载过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曾采取行动的文件。只是在战争快要结束时,他才以宣传为目的谈起“德国的原子弹”。热衷于立竿见影的领导德国空军研究的戈林元帅对核研究也没有真正的兴趣。长期存在着的教育部与供应部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核研究的正常进行。军方没有高级人员专门负责材料供应等问题,科技人员又苦于得不到优先权。

海森堡的决定  德国混乱的科研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