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青藏->>青藏铁路沿线->>科学问题  
 
青藏铁路安全难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对寒区旱桥的温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修建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地段的旱桥对冻土有很好的遮阳和制冷作用,在类似青藏铁路的冻土区工程中能够为工程提供很好的安全保证。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要穿越冻土区的线路有550千米,其中有大约100千米经过极不稳定高温冻土区。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就是修建于冻土之上的路基稳定与否,而影响路基安全的最大问题就是冻土。青藏铁路在高温极不稳定及高温不稳定冻土区的修建中,为了解决冻土冻胀和融沉带来的危害问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同时也 为了保证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的畅通,采用了“以桥代路”即旱桥的形式。
    冻土实验室研究人员以青藏铁路已建成的一座旱桥进行了效果分析。该旱桥全长11703.62米,共计2880个桥墩,桥跨8.5米,桥面宽4.2米。研究结果显示,适当高度下的青藏铁路旱桥有着很好的遮阳效果,其遮阳作用在冬季能增加桥桩周围冻土的冻结深度,夏季能减少桥桩周围冻土的融化深度,有效地保护高温极不稳定区及高温不稳定区地段的冻土,从而满足路基稳定的需要。
    旱桥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的成功运用,给在高温极不稳定及高温不稳定冻土区进行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既能保证工程安全,又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结合。

       穿越青藏_中国科普博览 menu
高原环境
高温冻土
高原生态
其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