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食散记
三十年日食观测琐忆

  日食,尤其是日全食的观测,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人生中难得一遇的宝贵经历,而我在过去近三十年中有幸五次参与,足迹遍及我国北部、西北多省乃至泰国、南非等地。其中苦乐,令人难忘。

  因从事天文科普工作的缘故,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一共有五次外出观测日食的经历,其中包括三次全食、一次环食和一次偏食。回想起每次为了观测日食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虽辛苦却体味到外人所不知的乐趣,亲身感受到罕见天象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漠河北极村观自食

  我第一次观测日全食是在1981年7月31日,那时受经费和对外交流的条件所限,不能去全食带观测,于是中国科学院几个研究所和北京天文馆商议决定组队去中国的最北端( 具体地点在漠坷的北极村) 观测食分为 0.97 的日偏食。这次日食观测的目的主要是: 验证我国古代日食观 测方法的可靠性充实我国的天象史料,为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科研和科普提供光学观测资料。此次观测安排了三个项目,包括不同食分的白光照相观测,多次露光拍摄日食过程(俗称“糖葫芦”),以及利用油盆模拟古代对日食的目视观测。

  天文馆小分队的 4 个人首先办理了边防证,赶赴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并在两市先后做了两次关于日食的科普讲座。队伍从齐齐哈尔兵分两路,两人走南线到加格达奇,两人走北线到图门,最后在西林吉会合。路途遥远,交通非常不便利,车上的人十分拥挤,根本没有座位,上下车都很困难(迫不得已要从车窗爬进爬出)。从西林吉到北极村,坐的是大卡车车子一路颠簸开进了大兴安岭林区。那时林区的鸟特别多,中途休息时,司机拿着猎枪去林中转了一圈,就打了五六只鸟。( 当时的动物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现大兴安岭已全面禁止捕猎)下午3 点多,们总算到达了北极村。

  到了观测地点后,边防警察首先给我们讲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注意事项:旅游时不要越过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使用望远镜不要向江北看( 避免外交争议 ),注意安全,出入都要有边防警察陪同等。当地群众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原因首先是我们带去了他们感到陌生的天文科普知识,此外还有我们带去了许多生活物资。(当时物资紧缺,黑龙江省委为日食观测队供应了大量的蛋、肉、蔬 菜等,当地的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通过几天的预演,大家对整个观测过程做了充分的准备,日食当天每个人都起得很早( 凌晨 3 点多天就亮了)。起来一看大家都很失望,天阴沉沉的,根本看不到蓝天,这么多天的辛苦眼看就要泡汤,大家焦急万分。想联系车去别处观测,又找不到车,这时忽然有人想到给当地气象站打电,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回答得很干脆,说 9 点后放睛,10 点后睛闽多云。大家就开始盼着,预报果真很准,9 点后天放晴了。10 点钟看天气没有问题,我们开始正式观测,观测结果都很理想。

  我和贾兴拍摄了日偏食的全过程像:马星垣等人验证了古代油盆模拟实验的可行性(我们使用的是瓦盆和香油,为了避风,上面还盖有一块薄玻璃);初亏时间只比预计的晚了十几秒,赵世英拍摄了串像。对于各项结果,大家都非常满意。

  黄河岸边备战日环食

  1987年9月23 日,中国境内发生了一次日环食,我们到宁夏石嘴山环食带进行观测。

  在黄河岸边备战、演练、日环食观测的几天非常辛苦,但到了真正观测的那天,却恰逢天阴有小雨,观测未果,只能抱着遗憾回京。

  泰国呵功观日金食

  光阴似箭,为了观测1995年10月24日的日全食,北京观测队是通过科学旅行社组团的方式形 成,条件已经比1981年好得多全团共计25人,年龄最大的69 岁,最小的只有12 岁,还有新闻记者随团采访。除此之外,全国赴泰观测日食的还有来自18个省市的天文爱好者,总计100 人左右。北京天文馆有4人参团,其中李恩杰负责日全食的日冕观测与拍摄,我负责日全食过程及倍利珠的观测与拍摄。

  这次全食带是从中东伊朗开始,向东途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掠过印度洋北端,再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我国的南沙群岛到太平洋西部结束,全食带最宽处仅有78公里,全食最长为2份09秒。北京观测队选择了泰国呵叻府的四球县和坤武县两处作为观测地,以保证“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与北大附中观测队的观测地点安排在四球县的政府大院内。

  10月23日夜间我们搭乘的班机抵达曼谷机场,接着又从曼谷乘坐大巴,于24日凌晨到达泰国的呵叻府。稍加休整,继续乘大巴前住观测地四球县,大约凌晨5时左右,我们到达四球县敌府大院。顾不上旅途的劳累,队员们很快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在黎明前的夜幕中拆箱安装望远镜,备战北京时间10点23份的日食观测。待准备工作就绪,天已大亮。早饭后,观测人员针对实际的观测要求,又对望远镜进行了反复调试。

  此次日全食的食甚发生在北京时间 11 点 54分,当地时间10 点 54 分,接近泰国中午时分,由于泰国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很高,我们遇到了在国内观测中不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使用的是 150mm 折反射望远镜,望远镜在旋转过程中,配重杆被支架挡住,不能正常跟踪,最 后只能将配重杆拆卸下来,将镜筒锁定,勉强观测。

  当地时间 9 点 23 分初亏开始,观测者们紧张地工作着。10 点 52 分食既开始,大家按动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没用望远镜观测的人还观察到了动物的异常现象,并在食甚时看到了美丽的金星。生光后,四周的群众沸腾了,都在为观测到日全食而欢呼雀跃。全食虽然只持续了短短的1分53秒,却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12点33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全部观测任务——我拍完了整个过程像,李恩杰使用120mm 折反射望远镜,拍摄到了日冕和倍利珠现象。

  远赴南非,天公不作美

  2002年12月4 日的日全食,全食带从太西洋东部开始,经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过印度洋至澳大利亚结束。

  北京天文馆观测队赴南非进行观测,经历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和路途辗转,终于到达了南非的克鲁格公园,可惜天公不作美,遇到了阴天,观测未能成功。但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首次到南半球观测到南天迷人的星空、大小麦哲伦云及山我们熟知的老人星,也足以令人终身难忘。

  丝绸古道,观食之旅

  2008 年8月1日,北京奥运鼓声奏响的前夕,在中国辽阔的西北腹地,在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话的丝绸古道上,发生了本世纪我国境内首次可见的日全食。北京天文馆组团走兰州一武威一张掖一酒泉一嘉峪关一金塔一线,一路饱览甘肃的民俗风情,又观测到日全食的过程,着实令每位团员兴奋异常。这次观测非常成功。

  日全食——人生能得几回见? 然而三十年来,本人追逐日食观测已有五次,这是我一生中不能忘怀的记忆。同时我也期待着能够在今年的7月22日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六次日食观测。

( 责任编辑 : 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