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着手理性治霾

  “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3月1日,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引用这句坊间的说法,以强调解决灰霾问题须从源头着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天,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4位专家,围绕大气灰霾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讨。

  2013年,我国创下了平均雾霾天数达52年之最的纪录;马年伊始,我国再度遭遇较大范围的雾霾侵袭,中央气象台数次发布黄色预警,许多城市发生重度污染。雾霾压境,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担忧。

  丁仲礼在论坛上介绍说,我国东部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世界冠军”,这是东部频繁发生重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同样,2月以来,受南风天气影响,北京大气中PM2.5含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与周边燃煤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直接相关。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讨论某个污染源头占排放总量的百分之几实际上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抓紧行动,在煤炭使用中尽快做到脱硫、脱硝、除尘,机动车的减排也要马上行动。”丁仲礼强调。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介绍说,与2013年1月相比,今年2月北京的霾污染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此次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了20%~30%,但大气能见度没有明显下降。同时,PM2.5中的硫酸盐浓度比例下降、硝酸盐浓度比例上升快的特点依然明显,因此仍须在环保措施中加强脱硫、脱硝和除尘工作。

  “要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使大气PM2.5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才会显示出明显的效果。”王跃思表示。

  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污染源类型众多、排放特征复杂,大气氧化性持续升高,致使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十分明显。开展大气污染相关研究,为包括空气在内的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科学界的广泛共识。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认为,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70%,因此有必要加强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老化机制的研究,同时加快大气环境模拟舱建设,为我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远航强调,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特别是PM2.5的源解析技术,厘清各类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同时加快集成应用,应成为未来重要的科研方向之一。

  据了解,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共性技术体系,研发了针对区域复杂源的多尺度嵌套、高时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单技术,但该领域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建议,应利用现有的清单技术体系帮助城市建立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同时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开发清单校验技术,提高排放清单的精度。

  在回答公众关心的雾霾与健康的关系问题时,丁仲礼表示,目前我国科学界尚未就雾霾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中科院今年已启动一个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项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流行病学、病理学等方面探究雾霾与健康的关系。

  据了解,中科院于2012年9月启动“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至今已在场外观测实验、区域联网观测台站管理运行、测试分析和模拟平台工作、重点行业灰霾控制技术、重要地区及重要活动灰霾预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其中,在联网观测方面,中科院已在全国布设了由40个站(点)组成的大气质量联合观测网,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可对我国大气质量开展长期、定位和联网观测。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3-0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