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小粒子 高深莫测
小小粒子 高深莫测
  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人类逐渐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不同组合所构成。近百年来,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它们也不是最“基本”的粒子,而是由更底层的夸克和轻子的复合所构成。
  夸克共有6种,组成了质子和中子;轻子也有6种,其中包括3种中微子。这12种粒子构成了目前已知物质世界的最小“零件”。
基本粒子“全家福”
  1930年,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中子在衰变成一个质子和电子时,有一小部分能量不知所踪。著名物理学家泡利对此猜想,可能是一个微小、不带电因而无法探测的粒子带走了能量。另一位物理大师费米则将其起名为中微子(Neutrino),意思是小的中子。
  太阳内部的聚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撞击大气、地球上的放射性衰变、核反应堆的裂变反应……这些都是地球上中微子的诞生来源,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太阳。根据理论,聚变的能量要很久才能传递到太阳表面,而聚变产生的中微子即刻闯出太阳,以光速到达地球。
  由于中微子质量极其微小,因此尽管每秒就有几万亿个中微子以光速穿透地球,穿透我们的身体,但几乎不发生任何反应,也不会被人察觉。只有在专业研究中,用巨量的中微子去撞击巨量的“靶粒子”,科学家才能找到些许反应的样本。1950年代,通过将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首次观察到了中微子与质子碰撞时的闪光。
  现代科学相信,中微子在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同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