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动物的代表:披毛犀

生态习性

  西藏披毛犀的体重根据头骨大小的估计可达1.8吨。哺乳动物的体型对决定其代谢水平至关重要,每单位体重的保温需求随着体型的增大而降低。在食草动物中,这意味着身体的绝对大小对决定动物所能承受的食物纤维/蛋白质摄入比例是很关键的因素,越大的动物对蛋白质的要求在比例上越低,越能承受更大比例的纤维质。西藏披毛犀与泥河湾披毛犀的体型相似,但小于晚更新世披毛犀,后者在更加寒冷的气候中达到更庞大的体重。

  一些原始犀牛的颊齿已经开始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变化,到晚更新世披毛犀演化成为一种完全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动物:臼齿高度增加,白垩质发育,齿窝釉质加厚,这些都是对更粗糙食物的适应性状。西藏披毛犀的上臼齿齿尖已经显著磨蚀成圆形,既不像以树叶为食的犀牛那样尖锐,也不像纯粹以草本植物为食的犀牛那样平钝,显示其以草本植物为主但混合有灌木的食物结构,这些特征与泥河湾披毛犀和托洛戈伊披毛犀相似 。

  巨大而前倾的鼻角所具有的刮雪能力可能是西藏披毛犀能够适应生活于青藏高原严酷冬季的最关键特点,这代表了披毛犀谱系独特的进化优势。如此一个简单却重大的"创新"形成于北极永久性冰盖肇始之前,为开启披毛犀在晚更新世冰期动物群中成功繁盛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进入中国古动物馆 进入古生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