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研讨四川地震灾后农业恢复

  巴蜀大地以物产丰饶而闻名。汶川地震之后,灾区百姓每天却只能靠方便面、外地运来的蔬菜粮食充饥。如何尽快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成为中科院汶川地震灾后农业恢复与重建研讨会上专家讨论的重点。

  近日,40余位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的专家与合作企业的代表参与了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的中科院汶川灾后农业恢复与重建研讨会。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良种、产品和先进技术近50项,希望能在灾区重建中发挥作用。据悉,其中很多项目的推广地区都在四川等南方地区,70%都能考虑应用到四川的灾后重建中。

  “创新为民、科技救灾。我希望我们的技术确实能提高当地农业的恢复能力,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特别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传达了中科院党组灾后恢复与重建的部署和副院长李家洋院士的安排后,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局长、动物所研究员张知彬开门见山。

  参会的专家表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对当地的农业破坏程度进行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农业规划,在规划中不仅考虑如何恢复当地农业,更要考虑如何发挥科技的带头作用,升级当地农业结构,使灾后农业的恢复和重建建立在较高的科技水准之上。

  当务之急是进行农业考察

  “我们现在是有劲使不上啊!”一位专家的感慨也代表了很多参会专家的心声。

  对灾区首先进行科学考察、了解当地实际受灾情况是专家们的共同期盼。然而,由于灾区目前还处在救灾阶段,尚未把精力放到农业恢复上来;同时,许多地区无法进入,这就给一线的农业考察带来很多困难。

  “大家现在都还没顾上这个事情,但是农业的恢复很重要。”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谭红心急地说。她曾与四川省农业厅和科技局的领导联系过农业恢复事宜,而他们尚在一线救灾。

  谭红希望能尽快组织一支专家考察组进驻灾区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对当地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不过,她同时表示:“堰塞湖的问题不解决,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农业规划。”

  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王涛介绍,根据目前的初步统计,四川当地受灾农田达到50万亩,其中约15万亩为粮食作物,35万亩为经济作物,很多成熟的作物目前无人收割。“地震对作物产业产生的影响尚无法估量。”王涛说。

  长短期结合扶助当地农业

  “首先要解决灾区百姓吃饭的问题,现在急需见效快的技术,同时要考虑较长时期扶助当地农业发展的技术。”张知彬在研讨会上表示。

  而不少专家就带来了这样的技术。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何玉科带来了1个月就能收获的速生、耐热的青菜、大白菜新品种。该产品是利用先进的分子标记方法新近培育的优势杂交品种,优点是抗热、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早熟、口感好,可利用雄性不育系繁殖,整齐度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保葛建议,有些早熟的大豆品种和菜用大豆可以引到四川灾区种植,很省事,既能食用,又能卖钱。
王涛推荐的苦荞是任何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必选作物之一,其生长期短,同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科院生物局现代农业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段子渊研究员表示:“农业恢复重建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一年就完成,要分3个阶段考虑。近期要考虑从现在到入冬前3个月之内恢复生产的技术和成果,中期考虑今后2~3年之内恢复和重建的技术,远期则是3年之后农业产业升级的成果和技术。”

  “这个地区我非常熟悉。”中科院农业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大生介绍,受灾地区地处高原,森林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9月之后,气温就逐渐下降,早霜来得很早。因此,他建议选择马铃薯、花椒及其他成长周期短、适宜温带环境的作物。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任李绍华研究员建议,他们培育的鲜食用和酿酒葡萄新品种以及黄宏文研究员培育的猕猴桃新品种均能在灾区种植,促进当地经济作物的发展。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苏雷建议灾区目前应多发展草食家畜,避免牲畜和人争粮食。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儒敬带来的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平台,能为农村提供优化施肥、精准施药、科学选种等农业绿色生产的技术指导与市场信息服务。他表示,灾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肯定更需要技术、市场指导及现代化的服务,而中科院合肥智能所能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硬件、软件上的支持,另外还将在其负责的农产品交易网上为灾区提供农产品网上优先对接的专区。

  “灭鼠防疫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中科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的专家刚提出这一议题,一家与中科院研究所合作的企业当即表示愿意立即无偿提供灭蚊杀鼠药,并完全能满足灾区需要。

  王涛希望能把好的项目在灾区有条件的地方先做示范,点面结合,起到集成示范的作用,由当地老百姓来挑选适合推广的技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康跃虎也希望能先作出一些示范项目,为下一步灾区农业升级作准备。

  闻此言后,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淳泽当即表示,与他们所合作的企业愿意拿出200亩土地为中科院提供示范场地。

  据悉,中国科学院将和当地协调,尽快调查当地的需求情况,然后在这些项目中根据需求挑选出适合当地的项目进行推广,按照3年的周期促进当地农业的快速恢复发展。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将参与灾后植被、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新规划应瞄准农业升级

  除了尽快帮助灾区恢复农业,参会的很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不仅要让灾区的农业恢复到震前水平,更要瞄准如何让四川当地农业升级。

  苏雷建议,首先从源头上就要挑选优良的品种到当地繁殖。

  朱保葛实验室培育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科丰14号,是农业部批准的黄淮海地区推广的高蛋白主导品种之一。其特征特性是全生育期95~105天、抗倒伏、多枝多荚、单株粒数多、产量潜力大,蛋白质含量达到45.04%,高产田块亩产量在250公斤以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等培育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生长速度比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并且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与高背鲫相比,其碘泡虫病发病率低。

  畜牧业在当地百姓的食物供应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较蔬菜粮食来说恢复慢。苏雷建议,不仅仅要恢复当地的传统养殖业,更要提高当地的畜牧业水平。“包括从源头上就要挑选优良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还要考虑今后如何形成产业链等。恢复的时候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出高效、生态、可循环的畜牧业。我们可以在那里建设良种基地、养殖小区,利用我们的基地和技术帮助当地农民培育好的品种。”

  康跃虎指出,瞄准如何让该地区农业升级的问题必须有好的规划,“规划出适合当地农业的现代规划对将来重建非常重要”。

  张知彬逐一听了专家们的发言后表示,灾后农业的恢复和重建要突出中科院科技救灾的方针,农业的恢复与重建不仅是恢复农业生产,更要使重建后的农业产业达到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灾后农业的恢复和重建方案要统筹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

  据悉,中科院组织成立了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专项工作组,将在规划和方案中按照农作物品种、病虫鼠害、果蔬类、肥料与制剂、绿色养殖工程等方面展开规划和重建的技术升级。

  由于汶川地震受灾情况严重,当地的生态、人口、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可能都需要重新规划。因此,参会的多位专家都希望能和当地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大学结合,充分了解情况,为灾区震后的科学规划与重建尽一份力量。
共有  人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