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山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

  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上,主要发震构造带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带。震区岩层比较脆弱,是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带,本来就属于滑坡和泥石流重灾区,脆弱的岩层遭遇强震,造成大量滑坡,导致一系列堰塞湖形成。

  汶川、茂县、北川、彭州是地震重灾区,在暴雨等致灾因子的作用下,滑坡和泥石流广泛发育,导致数万人丧生。5.12地震发生后,发生了多次余震,主震和余震共同塑造了地表形态,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为暴雨诱发山地灾害创造了条件。如何防治次生山地灾害成为重要的问题。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有关专家提出以下观点与建议:

  (1)地震引发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次生灾害的影响作用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依据日本的地震统计40%的崩塌滑坡在地震时发生,60%的崩塌滑坡在地震以后发生,时间可达数十年以上。泥石流的发生则严重滞后,地震对泥石流的影响持续时间10-20年以上。例如,1950年察隅的地震导致波密古乡沟1953年暴发规模巨大的泥石流。所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2)对地震次生灾害影响的研究,重点在于次生灾害的发生、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在时间上通过以往地震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影响规律研究未来地震灾区可能的次生灾害发展规律;在空间上研究地震与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的关联性和规律。在过程关系上重视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研究,研究方法上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3)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研究和攻关可以采用开放联合的组织方式进行。在国土资源部的组织下,科学院、高校等不同部门各优势学科强强联合攻关的方式,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4)地震灾区许多县城和乡镇的选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选择的结果,具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在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发生的面前,在四川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地震灾区,城镇的异地迁移一定要谨慎,建议原则上本地恢复重建,对灾害特别严重的需要异地迁移的,需要科学论证。地震重灾区城镇重建应适度控制规模,安置点可按山区的特点分散布置,避免人口集中对环境造成新的压力,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5)山地是制约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灾害的严重性和持久性会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与混乱,给国家灾后恢复重建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地质灾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问题的科学引导工作力度,让灾区群众了解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可以判识和预防的。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判识,通过有效地监测和群测群防,能够避让山地灾害,也能够通过工程措施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使灾区群众增强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保证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6)重视地震边坡防护结构健康诊断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灾区存在大量的边坡防护工程,这些结构是否安全?承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如何进行加固修复?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应开展地震边坡防治结构健康诊断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或标准。

  (7)地震灾区要注意山洪沟转化为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御。由于大量的松散土源的形成,许多山洪沟将转化为泥石流沟,流量增加,危险范围增加,在堆积扇或一级阶地修建板房或进行新村建设时,要注意预防。据研究,在≥6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进入雨季后地震山区泥石流将大面积发生,特别是8级地震发生后,可能发生大规模灾难性泥石流灾害。
共有  人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