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活动成果

 

  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援助行动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大范围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和科学研究,是迄今为止在灾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时间最长、服务范围最广的专业团队,在灾后重建物质家园和心灵家园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创造了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并直接促成灾后心理援助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以法规形式成为灾后重建的工作内容,也促进了灾害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行动团队在灾区的杰出表现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灾区各级政府及受灾群众的高度评价,得到科学院、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妇联等部门的表彰。

路院长在北京接见参加抗震救灾的工作人员
白院长在成都分院
题词“创新为民 科技救灾”
北京分院何岩院长在心理所慰问
心理援助工作人员
成都分院袁院长与心理所领导
和心理援助工作人员在一起

形成灾后心理援助的系统模式

  心理援助团队积累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经验,对灾后心理援助的目的、工作原则、理论基础和工作框架,特别是心理援助的服务模式已形成一套系统方案。形成“辅导性、参与式、小组型”的“枢纽人群培训模式”,“接触-支持-辅导-咨询-干预”的“安置点心理援助流程”,“招募-筛选-培训-督导-离岗”的“人员管理流程”,体现“时效性、针对性、政策性、战略性”的“政府报告建议提交规则”,涵盖“社区模式、医疗模式和教育模式”综合数据库的“灾后援助科研成果系列”等。

  同时,组建了一支400余人的以心理咨询师为主、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援助队伍,培养了一支以当地基层干部、教师和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实施心理援助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调度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这些探索是我国第一次对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对灾后心理援助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科研与服务紧密结合

  在为灾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同时,心理援助行动团队的科研人员以现实需求为研究导向,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心理援助行动团队从多个角度对灾后心理援助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灾后孤残儿童心理需要及心理援助研究、受灾地区社会稳定问题与管理对策、灾后应激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重大灾难后的脑与心理功能保护以及创伤记忆的消退、受灾群众身心障碍的多模态生物心理调控和社区心理援助等。已有的研究结果为国家层面的决策和制定政策、地方层面的实施管理措施以及科研人员实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可靠的支持。

  基于实地调研和科学分析,心理援助行动团队递交了《对全面开展灾后心理安抚工作的建议》、《关于在抗震救灾安置阶段关注灾民情绪稳定的紧急建议》、《预防灾后自杀危机,心理援助势在必行》、《关于灾民调查反映的几个社会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等政策性建议;在《求是》和《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关于灾后心理援助的文章;并向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递交数篇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对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的系统研究和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我国应急心理援助的法制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基础

  心理援助行动团队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提交政策性建议,促成灾后心理援助在国家层面以法规形式成为灾后重建的工作内容;提出灾后心理援助不同时期的工作关键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开发了一系列心理援助服务模式,促成灾后心理援助的系统化;强调心理援助工作应当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遵循灾后心理康复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和科学研究,促进了灾后心理援助的科学化。

 

出版心理援助系列丛书

  拟在2009年5月出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512心理援助丛书”,包括:
   《心理援助行动纪实-服务与探索》
   《灾后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手册》
   《灾后社区心理援助手册》
   《家庭教育手册》
   《灾后心理热线志愿者培训手册》
   《用心守护-心理援助志愿者心情故事》
   《重建从心开始-“我”的地震经历》
   《灾后心理援助名家谈》。

  同时,根据心理学界一年来心理援助服务过程中的科学发现,在《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卷第3期)上出版了“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为完整建立我国的灾难心理学指出了富于启发意义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