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方案与科学原理 人在遇到巨大地震灾害事件时,个体通常会出现混乱、不安、恐惧、紧张、惊慌等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这些反应是生物有机体在生存经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维持4~6周,这是健康的个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

  但是灾难过于强烈,大祸来临而无力抵挡,受灾群众往往会感觉无助和无法应对而感到惶惑不安,产生心理挫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寝食难安、难以入睡、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变弱、有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等,同时往往伴随焦虑、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突发灾难事件时,受灾群众及相关群体还常常伴有恐惧、自卑、精神恍惚、抑郁、记忆力下降等各种症状,有些则产生敌对、酗酒、吸烟、药物依赖等不良行为,或出现冲动攻击行为乃至自杀行为。其中,儿童更缺乏独自摆脱困境的能力,在遭遇重大自己灾难时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够理解灾难造成的变化,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安慰。

  重大灾难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在原有的生物性因素基础上,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的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同时,特大地震灾害给人们心理造成的伤害往往是长期的。1996年地震发生20周年时,唐山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1813人中,有402人患有延迟性应激障碍,占22.1%。

  总之,关注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援助,是目前在救灾行动中的必须重视的新课题。依据各国的研究经验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心理援助开展得越早越好。从灾难一发生就应该让震灾受伤者及家属、紧张救援人员接受初步的心理援助,有症状时尽早接受他人的协助,减少疾病恶化的机会。同时,伴随科学的系统的长期追踪的心理援助,会为灾民恢复信心、提高自救、自助能力、发挥自主性、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内部条件。

  从时间上分析,灾后心理辅导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涵盖了灾难发生和之后很短一些时间。这段时间,处于灾难中心的灾民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存的需要,并从灾难中尽可能抢救财产。

  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

  第三阶段是恢复和重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提出了如下灾后时空变化九方格。

 

 

· 紧急救援阶段

  组织心理援助工作团队,针对救援人员、灾区群众、特殊人群(老人、妇女、儿童)等提供重点帮助,并通过大众媒体,对社会大众进行心理疏导。

  根据各区域受灾情况不同,援助工作有所侧重:

  >> 重灾区(A)

    心理援助的工作主要是渗透在生命救援之中,同时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心理支持。

  >> 灾区的周边地区(B)

    设定固定及流动心理辅导站,发放资料,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针对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学生、老年人,进行群体心理干预。

  >> 非灾区(C)

    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稳定恐慌情绪,缓解焦虑。因此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合理的报道,规范媒体行为非常重要。

· 过渡安置阶段
  人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属性,因此对受灾者的心理援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心理层面,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同样影响着受灾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健康。所以,心理援助需要注意8个基本问题,如下图,而这些问题都与社区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这8个问题是在社区的范围内出现并能够得到解决的,而社区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一个缩影的“小社会”,因此,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良性社会生态系统,在获得生活保障的同时得到系统的社会支持,使受灾个体重新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重塑建立美好家园的信心,将对受灾群众克服心理危机和心理创伤、恢复心理健康,产生更为积极和长远的效果。

灾难幸存者的需求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如此大范围的心理援助需要,仅仅依靠心理学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需要依托灾区的“枢纽人群”,即灾区的基层干部、教师、医护人员等,他们既是受灾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又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要求,他们又要担负起帮助并疏导其他受灾人群的责任。他们在千千万万受灾者与政府和众多助人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受灾者与政府和其他助人者之间沟通的纽带。医护人员和其他社区心理辅导员可以按照下面所列内容开展工作。

社区心理援助的维度

 

  总的来说,在过渡安置阶段,各区域心理援助工作主要需有所偏重:

  >> 重灾区(D)

    生存已得到基本保证,但会不断回溯灾难发生的情景,极易产生灾后压力综合症状,因此要对受灾人员、救援人员进行心理筛查,进行心理干预。设定固定及流动心理辅导站,发放资料,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

  >> 周边地区(E)

    恐惧焦虑症状有所缓解,有可能会出现灾后压力综合症状。对受灾人员、抗灾人员进行心理筛查,确定优先帮助对象。设定固定及流动心理辅导站,发放资料,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

  >> 非灾区(G)

    灾难风险分析、预警系统的建构、灾难管理政策与规划、防灾教育。

 

· 灾后重建阶段

  >> 重灾区(F)

    大部分人投入紧张的灾后重建,原有社会矛盾激化,枢纽人员(教师、干部、医生)工作压力增加,少数人仍可能受灾难阴影影响。加强对枢纽人群的培训和资源注入;对于持续有问题的个体,进行心理干预。

  >> 周边地区与非灾区(G)

    灾难风险分析、预警系统的建构、灾难管理政策与规划、防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