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大本营 - 国际空间站

1.概述: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国际空间站最终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 该空间站参与研制的有美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能电池等部分组成,总质量达438吨,长108米。

国际空间站运行于距离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空间站的实际高度会发生数公里的漂移。空间站运行的这一类型的轨道叫做近地轨道。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周期是92分钟。自从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05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37500圈。

2.观测指导:

国际空间站是人造天体之一,其观测方法与观测其它人造天体相似。目视观测时由于视场较大,眼睛也可以随时捕捉,因此在时间与方位精度上都没有太大的要求。如果要拍摄,一般采用固定摄影,事先在三脚架上架好相机,镜头对准预报出现的天区,光圈调至最大后收小1—1.5档,距离调至无穷远,可在预报时刻的前10秒打开镜头快门,一般观测国际空间站需曝光1分钟再关闭快门。当然你也可以只拍中间最亮的一段,但最好把握好时间,使两边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