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黄土高原的国土整治是当今非常紧迫而重大的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着黄土高原本部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带的土地沙化及其防治、黄土高原北部能源基地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根治黄河水患、调节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这项工程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黄土高原形成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并有利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方针政策,这样就要求科学、技术和工程必须紧密联系。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朱显谟院士认为治黄问题实质上是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薄收更广种”,下游河堤“越加越高,越高越险,越险越加”、“河床愈高,断流上溯愈快,历时更长”的恶性循环。为此,朱显谟先生积6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与水土保持、国土整治等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其中前10个字是总目标和一切开发、生产和治理保护等措施共有的战略目标;其余18字是根据种植业对水分要求和各类生产措施的水保、生态和经济效益所作的科学的和合理的安排。并已经在无定河皇甫川流域治理指挥部和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攻关项目的11个试区广泛采用,已经证明,其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8字方略”的重大科学意义在于:它以黄土的形成和发展理论为基础,反映了用科技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思想,是黄土高原脱贫致富的科学依据,同时,这一理论从原始土壤演变过程的形成机制上建立了“土壤水库”学说。 (“土壤水库”指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质地良好的土壤,对水分(土壤接纳的天然降水等)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持水性、移动性及其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朱显谟院士
朱显谟院士
朱老的愿望——山变绿、水变清
朱老的愿望——山变绿、水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