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都有哪些大科学装置?

1、正负电子对撞机

正负电子对撞机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在τ轻子和粲粒子产生阈附近研究τ-粲物理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装置,也是该能区迄今为止亮度最高的对撞机,BES是该能区内性能最好的谱仪。高能所已成为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之一。1991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2、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亦称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能量最高的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类似的中能重离子加速器现在世界上一共有8台,按建成时间排序HIRFL为第4台,法国、日本和我国都以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作为主加速器。

3、合肥同步装置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在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向国内外用户开放的国际科研平台,是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服务的工业实验装置。

4、HT-7托卡马克

托卡马克

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它的名字Tokamak来源于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线圈(kotushka)。最初是由位于苏联莫斯科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托卡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通电时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的重大突破是将超导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产生托卡马克强磁场的线圈上,建成超导托卡马克,使得磁约束位形的连续稳态运行成为现实。超导托卡马克被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5、EAST托卡马克

EAST托卡马克

EAST由实验“Experimental”、先进“Advanced”、超导“Superconducting”、托卡马克“Tokamak”四个单词首字母拼写而成,它的中文意思是“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同时具有“东方”的含意。EAST的建造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左图为托卡马克示意图),而且具有会改善等离子体约束状况的大拉长非圆截面的等离子体位形,它的建成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这种类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使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前沿。

6、长短波授时

BPL波形图

长波授时系统(BPL)和短波授时系统(BPM)是国家授时中心目前主要的授时手段。短波授时台1970年基本建成,1981年正式开始短波授时服务,经升级改造,现短波授时台每天以四种频率连续24小时发播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中功率长波台1979年建成试播,大功率长波台1983年开始授时服务,使我国陆基无线电授时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荣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7、遥感卫星地面站

北京密云接收站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期间所签订的中美科技合作备忘录建立的。当时经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任务,经过近7年的筹备和建设,于198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它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资源卫星数据源的空白,它的发展催发和支持了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促进了遥感应用从科学实验向实用化、产业化的发展。地面站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同时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8、上海同步光源

上海同步光源

上海光源(SSRF)的建设目标是建造一台高性能价格比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一台1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3.5GeV增强器、一台3.5GeV的电子储存环和首批建造的七条光束线及相应的实验站。电子储存环的最高流强为300mA,最低发射度为3.9 nm·rad,配以先进的插入件后,可在用户需求最集中的光子能区(0.1~40keV)产生高通量、高耀度的同步辐射光,最高光谱亮度可超过1019 photons/(s·mm2 ·mrad2 ·0.1%·BW)。

9、遥感飞机

遥感飞机

中科院两架“奖状S/Ⅱ”型遥感飞机,是1986年由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生产的小型公务机改装而成的专业科学试验飞机。飞机的改装设计,在经过国内外全面调研基础上,立足创新和高起点发展。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小型飞机上建成了在国外大型飞机才能够实现的综合性航空遥感平台。遥感飞机虽已运行20年,但其综合技术性能优势仍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现能够在小型飞机上进行不同电磁波范围(紫外、可见光、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的遥感仪器的飞行试验,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技术先进的高分辨率成像、夜间热红外探测及微波穿透云雾和全天侯工作的运行系统。像这样小型化、综合性能强的航空遥感平台在发达国家也为数不多。

10、神光II装置

神光II装置

神光Ⅱ装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当前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性能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它在规模上处于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同类装置的第四位,2000年运行以来性能稳定,光束质量及运行输出指标要求已与当今国际高水平的大型激光驱动器光束输出质量水平相当,具备了高水平运行的综合技术能力。

11、种质资源库

30多个科的50多种滇中地区重要经济植物和地区特有植物的种子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收集保存云南省及周边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种质资源,以植物为主,兼顾动物和微生物。建成后的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DNA库、微生物种子库、动物种质库、信息中心和植物种质资源圃。

12、子午工程

子午工程

为了了解空间环境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我国上空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更好地保证卫星的安全,“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的建设列入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计划。子午工程是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系统,将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环境监测和保障体系奠定重要基础,对于发展我国空间科学、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国际空间科学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13、稳态强磁场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工典礼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

2007年1月2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中科院和教育部联合申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同意将此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为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磁场极端实验环境和实验手段的大型综合科学实验装置,届时,我国将与美、法、荷、日并列成为世界五大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对于提升我国相关前沿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带动相关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FAST望远镜

FAST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拟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内容提供:中国科学院重大科学装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