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耕种”与仿生农业

傣族传统生态系统

Movie! Go!

  作为森林民族的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虽然早就走出了森林,发展农耕,但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资源,就是生产方式也深深打上了森林的烙印。森林“耕种”是各民族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方法之一是在热带森林中开一个个面积三五亩的林窗,其中保留了少数的树木,种上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发展林中茶园。由于茶树获得了合适的阴湿条件和肥沃的森林土壤环境条件,茶叶的质量高,也少有病虫害的危害而使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普洱茶”的重要故乡。方法之二是清除森林的灌木、草本植物,翻耕后种上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生产提供自家染布的蓝色染料,这种植物也已成为中药板蓝根的原料。方法之三是在一些树木的旁边,挖掘种植穴,种上各种省藤(Calamus spp.),利用树木作为其攀爬的支撑,生产藤条供编织家具与农具。传统的森林“耕种”的各种方法是在不破坏热带雨林更新的条件下对其持续利用的方式。然而,近年来在热带雨林下大量种植药用植物砂仁(Amomum villosum)、白豆蔻(A. kravanh)等则因它们生长旺盛和过多清除了林下的幼树而影响了森林更新,这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傣族庭园一角

  生活在林海中的各族人民,很熟悉热带雨林的多种植物和多层次的森林结构;他们也把这类知识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实践中。把樟树(Cinnamomum spp.)与茶树都按一定株行距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组成两个层次的人工林地。茶树对樟树的生长没有影响,且获得较合适的遮阴,产量和质量均高;而修剪樟树的枝叶生产樟脑,在一定的时期里改善了林下的光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它们可谓“相得益彰”。而农民则可在同一块土地上获得樟脑和茶叶的两种产品,并使土地因有两种植物枯枝落叶的回归而保持较高的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可持续利用。这就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向森林学习,具有朴实的仿生知识并应用于农林生产的一个成功范例。

勐罕傣族庭园植物

  把仿生知识用于生产的另一个实例是各民族人民在住房的附近都建有一个家庭庭园。这些庭园的面积小的一二分地,大的三四亩地,栽种在庭园的有中小乔木作骨干如椰子(Cocos nucifera)、槟榔(Areca cathecu)、柚子(Citrus maxima)、芒果(Mangifera indica)、树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a),下层种灌木和草本经济作物,如甜菜(Sauropus androgynus)、树头菜(Crataeva uniloculeris)、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等。在一个园子中,植物高低错落,有水果、蔬菜、香料、药用和观赏植物,它们各得其所。住户们可以利用一些空间栽培和管理它们。其产品除了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外,还与亲戚、邻居互相馈送或拿到集市上出售。据统计,在西双版纳所有家庭的庭园中,栽培的植物有四五百种,这些庭园成了栽培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就从这些庭园中引种和选育了一些重要经济植物,如重要香精植物依兰香(Cananga odorata) ,已在西双版纳发展了数千亩;又如有名的版纳柚,已在滇南发展了三四万亩,成了该地区的特色水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