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总总说北极

  源远流长的历史

  顽强的北极生命

  资源开发与保护

 

 

 

   北极博物馆 > 资源开发与保护 > 北极资源与人类发展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截至目前,石油已成为破坏北极环境的祸首。首先是40年代美国在阿拉斯加北坡开始的广泛的石油探测活动。拖拉机在优美的苔原上东奔西跑,留下的破坏痕迹至今仍未复原,甚至永远不会复原。在某些地区,为了让地质学家便于探油,人们竟然把土地表层的隔热植物全部翻起,露出了下面的永久冻土。当阳光把永久冻土融化后,地面便形成了沟渠,使土壤受到了侵蚀。此外,工作人员到处抛弃垃圾,至今仍依稀可见。

  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钻油活动。1968年始,工人从河床上和离岸屏障的暗礁中搬走了大量的石头,用来建筑道路和飞机跑道,或填平营地、储藏库和钻油台的地基,这些举动,破坏了北极鱼类的产卵场所。有些石油公司甚至用推土机铲平北极狐长久以来筑穴栖身的沙丘,而把开平的土地用来处置垃圾。垃圾引来了灰熊、野狼等食腐动物,有些又被工作人员杀死。结果,合法和非法的狩猎都使野生动物受到了很大的侵害。

横在冰原上的管道

  1968年,美国石油公司铺设管道的权利受到了阿拉斯加土著居民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挑战。土著居民认为他们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不能白白被拿走,从而迫使石油公司为此付出了10亿美元,并同时赢得了1971年的阿拉斯加土著居留权法。该法律规定给予这个州的8.5万土著人约12%的阿拉斯加土地。而环境保护主义者坚持认为,石油管道的铺设及输油活动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生态灾难,如果一定付诸实施,也必须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修建过程必须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这是北极环境意识萌发的开始,也是造成管道铺设费8倍于原始预算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资源保护者的敦促下,现在石油公司己采取认真的措施,在进行作业时较注意保护环境和自然景物。同时,美国政府还制订法规,限制在苔原上使用有车轮的拖拉工具。至少是在夏天地面解冻时不准使用。可是,没有人知道它已受到了怎样难以挽回的破坏,也没有人知道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最后会因长期钻油活动发出的噪音及异味而受到多大的损害。身为阿拉斯加人的韦登博士就曾经指出:没有人肯花时间去预先研究一个荒野地区是什么样子,或研究它可能会因人类侵入而受到的影响,除非它已被人类侵入而受到了无可避免的破坏。但是,警觉通常都是来得太迟,不足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环境保护主义者还强调,北极的价值决不仅仅在于能源和矿藏。因为以现在的消费水平推算,北极巨大的油气资源将在一代人中耗尽,矿产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北极独特的景观、特殊的环境却是无限的。正如韦登博士所说的:“世界必须有一些可以体现得到的边疆神话,一些可以感觉得到的、未经探测的大地,和一些无人居住的神秘地带。它必须有一个野狼出没的地方……因为,能够产生野狼的土地,才是健康、茁壮而完美的土地。同时,世界也迫切需要一个地方,使人们能在冬季黄昏中站在绚烂的阳光下,对宇宙的寒冷和沉寂肃然敬畏。然而,除了这一切事物之外,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知道天下仍然有一个地方,人们可以在科技产品与自然果实的平衡交互作用中安然生活。除非我们能够证明现代社会的繁荣能与大地取得和谐,否则,我们在阿拉斯加挽救出来的几小块荒野,也不过是人类可悲的博物馆中陈放着的几件奇怪古物而已。”这是人们的北极环境意识进一步深化的肺腑之言。

  1992年6月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随着有关全球环境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又称全球变化计划)的执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系统是一个整体,它的每一部分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全球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像北极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地球的巨大冷源,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比其他地区就更大。基于这一共识,北极地区在经历了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之后,人们更加注重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目前的这种协调还不十分完美,但北极地区毕竟正在进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时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