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刷博物馆 > 源远流长的印刷术 > 印刷术的起源 > 印刷的发明与相关技术    

 
  印刷术的起源
  最早的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
  活字印刷开创新时代
  明代印刷的全面发展
  古代印刷技术的转折
  ——清代印刷

  近代印刷术
  从现在走向未来
 

 

 

 

 

石刻技术

  刻石,是在石头平面手工雕刻文字或图象的工艺技术。这种技术起源亦古,几与金文同时,秦汉开始盛行,沿用至今。

石鼓图片

  石刻的产生和变化
  
  古代刻石,有石碣、石碑、墓志、摩崖之分。
  
  现存最早的刻石,是唐朝初年的石鼓。从出土的石鼓看:石鼓大小不一,大者高约90厘米,小者高仅45厘米,周长均在200厘米左右。其形底大顶小,状颇似鼓,故称之为石鼓。

石鼓文的图片

  在石鼓四周面上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石鼓文的字体为大篆体。出土共十块石鼓,每个石鼓石刻文字70左右,刻字共700字左右。刻石内容,多为当时记功之作。
  
  稍晚于石鼓文和石刻文字,则是公元前四世纪末秦惠文王时期所刻的《诅楚文》,其字体为篆书,与石鼓文颇似。目前已看不到原物了。

秦始皇石刻的图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巡立石,以歌颂、传播自己的业绩、功德。自此,刻石之风大兴。公元前219年-211年,在全国各等地立石七处。后来秦二世又在秦始皇所立七石之上增刻"补记"。刻石内容均为颂扬秦始皇功德之作。刻石文体,现存山东琅琊台石刻之补记为小篆,据说出自秦朝丞相李斯手笔。

《熹平石经》的图片

  汉朝以后,古代刻石形体由圆变长,谓之"碑"。 碑刻内容,随立碑原由及其所需纪念的事件而异。有的记述历史事件;有的记载死者生平;后来更发展为用于镌刻儒家经典,以提供标准范本,防止讹误流传。故而碑刻都比较考究、严谨,对书法和雕刻技术要求较高。
  
  汉朝碑刻最赋盛名的是汉灵帝熹平年间镌刻的《熹平石经》和东汉末三国时期魏明帝正始年间刻制的《三体石经》,其中尤以《熹平石经》为最。

《三体石经》的图片

  《熹平石经》的刻制始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成于汉光和六年(183年),历时八年。共刻了《易经》、《书经》、《诗经》、《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等六经。刻于高一丈、宽四尺的四十六块石碑之上,共二十多万字,碑文的文字为当时通用的隶书。
  
  由于这次雕刻石经的目的在于重新校正儒家经典,并为学习的人们提供准确的范本,并永久保存。这种方式,对后来的大规模雕版印刷儒家经典著作,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性。

摩崖石刻的图片

  《三体石经》刻制于三国时期魏正始年间。刻石35块,约十四万七千字。碑高192厘米,宽96厘米。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内容为《尚书》、《春秋》、《左传》三经。因其用三种字体书写,故称《三体石经》;又因它在魏正始年间刻制的,故也称《正始石经》。
  
  除此以外,在古代刻石中,墓志、摩崖两种石刻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墓志是指文字刻于石板、砖上而埋于墓穴者,文字内容为墓葬者生平以及需要纪念的内容的一种石刻方法;摩崖(则是指文字刻于山崖壁上,以求传之久远的一种石刻方法。现存不少旅游胜地都有摩崖刻石。特别在佛教盛行之时,镌刻在名山石壁上的佛像、佛经,更是比比皆是,其中尤以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为最。同时,摩崖刻石,有文字,也有图像,对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雕版印刷的成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反体阴字石刻的图片

  在文字的石刻艺术中,还有一种与普通正体阴字不同的现象,这就是正体阳文和反体阴文的刻法。这种石刻艺术虽不多见,但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它们与雕版的形工更为接近。
  
  石刻与雕版印刷
  
  从文字的石刻艺术的发展来看,文字的石刻对手工雕刻技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文字雕刻的能工巧匠,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做好了人才、技术上的准备,另一方面这种雕刻的方法也启发了人们的思路,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如《熹平石经》的刻制,直接导致拓印术的发明,促使雕版印刷术日趋成熟和完善;"摩崖刻石"上的文字和图像,对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雕版印刷的成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反体阴文的刻石法基本上接近雕版印刷术的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