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物馆 > 中华建筑群芳谱 > 帝王建筑 > 陵墓
  

明十三陵-气象宏阔的肃穆陵群

明十三陵门

  明初,营建南京孝陵、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已形成定制。

  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天寿山形成集中陵区,称“十三陵”,其制度基本遵循孝陵形制。十三陵距北京约45公里,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长陵(明成祖)据天寿山主峰前,其南6公里处,有崛起对峙的小山两座,成为整个陵区的入口。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明十三陵 神道及石像生

 

明十三陵神道石像

  长陵营建之初,可能有一个总体布局设想,但是十三陵的形成现状,主要是其后约一百年后嘉靖年间的经营。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是山口外一座五间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这是石牌坊中的上乘作品,建于嘉靖年间。自此往北,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共十八对,有马、骆驼、象、武将、文臣等)至龙凤门(相当棂星门),均为嘉靖年间陆续补充完备。神道自牌坊至龙风门约2.6公里;自龙风门至长陵约4公里,途经山洪河滩地段,无所布置。神道是以长陵为目的而设,但随即成为十三陵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这是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神道微有弯折,因为道路在山峦间前进,须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因此,神道略偏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这种结合地形的细腻处理,显然是从现场潜心观察琢磨而来,不是简单闭户作图可办到。重视直感效果,这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

长陵

长陵

  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规模且超过孝陵,是可作为明清各陵代表。陵建于1424年前。陵园由墙垣包绕,其前,南方的方门三孔,入门庭院内设神帛炉;北为棱恩门,五间歇山殿,入门为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殿面阔九间,计66.75米,进深五间,计29.31米;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长陵棱恩殿的用料和工程质量则为太和殿不能企及;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仅见。此殿经雷击焚烧、地震,迄今无闪失倾斜,工程质量很高。殿的造型庄重舒展,也属上乘。

长陵方城门楼

  过棱恩殿,为宝城前院。方城明楼前设五供石台。明楼实际是碑亭,不是如孝陵的享殿,不作祭祀行礼用,平面改为方形。自此,上宫献殿实际已取消,仅用“五供”象征祭祀用物,祭祀集中于下宫,上下宫合而为一。清陵则完全继承改变了的明陵制度。

  自明代以后,不再见方上陵体,宝城皆圆形。长陵宝城直径达300米,特为宏伟,为明清陵墓之冠。其下为地宫。明陵封土深厚,石券坚密,尚未遭破坏。

定陵

  定陵的修建,从万历十二年起到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止。工程共耗费白银800余万两,相当于万历初年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其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主题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或在陵前,或在陵之左右。现除石桥、明楼、宝城、地宫保存完好外,其他建筑仅存遗址。

明定陵

  明楼高21.32米,是整个陵墓的标志,坐落在方城之上,距地面约10米,黄色琉璃瓦,歇山重檐顶。斗拱、飞头、椽子、额枋等全部为石料雕刻而成,然后加饰彩画,几坚实又美观。

  地宫是陵墓的主要部分,开掘于1956年,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发掘出的帝王陵墓。1959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

  定陵为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及永陵(嘉靖)的第三位,其地宫结构是可代表明陵规制。墓室以一个主室和两个配室为主体,主室前有甬道,门三重,地宫结构为石砌拱券。除石门有檐楣雕饰外,朴素无华。

  地宫在地下27米,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构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全部用石头起券,殿高7.1米,宽6米,长为26米,各自中间有一个用汉白玉垒起的棺床,长17.4米,宽3.7米,高0.4米,棺床平面用金砖平铺,中央有一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为“金井”。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进入中殿,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一副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云龙大瓷缸。缸中原盛香油,油上的小铜瓢和灯芯有铜管相通,即“长明灯”。后殿是地下宫殿最大的一个殿,是地宫的主要部分,高9.5米,长30.1米,石券最大跨度达9.1米;施工质量好,迄今完好无损。地面铺磨光花斑石。棺床正中央放置朱翊钧的棺椁。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分别置于朱翊钧棺椁的左右两侧。三具棺椁的周围,放着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

  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门的结构相同,是全部用石头构筑成的券门。

  前、中殿由地面至券顶,各高7.2米,宽6米,共长58米,地面是“金砖”铺地。“金砖”又叫澄浆砖,是明代宫特地在江南烧造的一种方砖。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