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吴玉虎, 男,1951年1月16日生,陕西省咸阳市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 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成员;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和植物区系地理以及高寒草地生态学研究工作,在高原、高山植物的生态、区系地理及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的分类方面有较深研究。

千湖星宿海

吴玉虎
2014年02月11日

千湖炫碧星宿海——各姿各雅黄河源——黄河之水天上来

送走了湖泊考察队,南水北调查勘队的全体队员又沿黄河继续上溯,来到四周有大山环绕的星宿海一带。
星宿海,一个多么美丽神奇的名字。喜爱武侠小说的朋友,或许马上就会联想到金庸笔下的武林“星宿派”,联想到“星宿老怪”和“阿紫姑娘”。
这是一片由排水不畅的汇水盆地形成的沼泽。跃马高处,远远望去,大大小小被称为“海子”的湖泊水域,和高寒沼泽草甸上渗出的一汪汪清泉,真是星罗棋布,数也数不清,真有如天上星宿下凡,聚会于此。在太阳的照耀下,水面清亮亮、明灿灿的,更像晴夜的繁星在闪烁。在更远处,只见天连水,水映天,水天一色,相接无痕,竟能使人联想到天上银河或许也正与黄河同源于此。当地的藏族同胞把这一带叫作“玛诵”,译成汉语的意思应是“孔雀滩”,而流经这里的河便叫作“玛曲”,意即“孔雀河”。又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想来这种高远荒寂之处,自然不会有什么孔雀出现,然而,高瞻远瞩,阳光照耀下的星宿海,真可就“小湖亿万,不可胜数,如天上列星”,湖水点点,在高寒的五花草甸的映衬下波光闪烁,绚丽夺目,恰似孔雀开屏般多彩炫目,好一幅千湖炫碧、万水争灿的绮丽景色。或许这就是“孔雀滩”一名的来历吧。
有人谓“玛曲”之意就是黄河,言藏语“玛”即为黄,“曲”即为河。但是,“黄河”是中原民族根据河水的颜色而称的,而黄河在源头区的水色清澈见底,并不呈黄色,所以,此说难免牵强。而藏语的“玛”的另一层意思是“玛夏”,意既孔雀。这时,再联系上述景色给人的遐想,自然不难得出结论。
其实,这正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寒沼泽草甸景观的形象写照 。
这里的高寒沼泽草甸一般分布在海拔4 000~4 700米之间的地区。它的形成和分布地域是和特定的地形与水分条件相联系的。多处于排水不畅,土壤过分潮湿且通透性不佳和非盐渍化的湖滨、山间盆地、河流两岸的低阶地、高山分水岭的鞍部、山麓潜水溢出和高山冰雪带的下缘等处。这些地段因海拔高,气侯严寒,地形平缓,地下发育着多年冻土,形成不透水的永冻层,使大气降水和地面径流以及冰雪融水不能下渗而积聚地表,使地面形成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沮洳地,土壤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加之反复地冻结与消融作用的交替。地表形成了30~60厘米宽的冲沟和水坑,或形成20-50厘米高的冻胀草丘。
这里的土壤为高山沼泽土。在低温、通气不良的土壤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弱,大量的植物残体不易分解,使丰富的有机质层层积累,在土壤表层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这种泥炭层具有水量和热容量大的特性,因而加速了它的沼泽化过程,使地下水位保持在10~50厘米之间。另外这种泥炭层积聚了大量的碳元素,并因而使一些科学家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认为青藏高原上普遍存在着的“碳源”现象。当全球气候趋暖变化时,这个碳源就会因气温升高造成泥炭层分解而释放出大量的CO2气体于空气中,增加空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这是气象科学和生态环境科学者们都应倍加关注的。
常年积水的高寒沼泽草甸是黄河源区普遍存在的高寒湿地类型之一,它同其他湿地一样,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同时也是众多动植物和微生物集中生长、繁衍的场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和发展地之一,还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能源、原材料以及精神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可以说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得到有效地保护,特别是在青藏高原这一湿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独特地区,更应如此。让这一闻名于世的“中华水塔”永不枯竭,让黄河的源头之水永不枯竭,让青山常在,让绿水长流,让这里千湖之县的美称和千湖炫碧的美景世代相延。
这里的植物是以藏嵩草占绝对优势,其余主要的还有美丽风毛菊、多种垂头菊、多种龙胆、多种马先蒿、报春花、金莲花、黄花棘豆等约有50多种,组成了一种绿茵如毯的高寒植被。其间各色鲜花点缀,景观华丽,所以被称为“五花草甸”。这种独特的高寒湿地作为一类生态系统,除了牧人的牛羊,还有众多的野生兽类和鸟类、昆虫等,更在这美丽的高原景色中增添了栩栩生机。而这类生态系统的形成则正是由于有了这黄河源区源源不断的流水和长年不竭的积水。水真不愧是生命之源。
如果说千山之祖的美称非西昆仑莫属,荒寂神秘以中昆仑为最,那么,黄河源区的景色就足以使东昆仑堪称万水之源了。
再看远处山头上的团团白云,每一片都低得好像是擦着地面在飘动,仿佛人站在山头一伸手就可以撕下一片来拭汗拂尘。在这样神奇瑰丽的景色中进行科学考察,简直就是一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享受。置身在这长天飞鹰,莽原奔马,绿野牧羊,清溪观鱼的壮美景色中,您准会象我一样获得一种情不自禁地冲动,促使您抬头闭目,舒胸展臂,原地旋转,仰天长啸。以释却胸中久积的烦闷、压抑和紧张,吸取自然清新的空气,置换出舒畅、自在和轻松的感觉,总之,您尽可以放浪形骸,无所顾忌地表现您自己,展露您的原形。如果您感到累了,您还大可以伸展四肢,微合双目,身心放松,平躺于高原大野,尽情享受高天厚土间绿色自然的沐浴,尽情享受这里阳光的抚摸和微风的吹拂。
在这样美的自然景色中去考察、去追求,真是去有所值,求有所值。倘若你带着照相机,你甚至大可以闭上眼睛,在三百六十度的范围内任意旋转,全方位地对天,对地,对山,对水尽情地拍照,甚至完全不必考虑选景、构图,而拍出来的照片,每张都会是一件艺术品。每张也都全是纯自然景色,绝不会有人工建筑物出现。
许多人都为自己曾去过一些名山胜景而感到自豪。而我倒觉得有此一度执缰昆仑山,跨马黄河源的不凡经历,更当人前海口。因为我踏上了这距太阳最近的雪域高原,享受的是无雕无饰却又亦真亦幻的大自然之美。我既可以随时随地地浏览河源的高山流水,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高原的朝霞暮霭,我还可以诚心诚意地体味雪域的民俗事象,我更可以无拘无束地吮吸天然的美学养汁。
在星宿海以上,考察队继续沿黄河上溯,考察了源头地区。
河有重源,这是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所共有的现象,黄河也不例外。黄河上游共有三源,北源较小,名扎曲;中间的一支为约古宗列曲;南边较大的一支叫卡日曲。但是,究竟哪一支才是黄河的正源呢?历代的探源者包括元代的朱思本、明代的宗泐和清代的阿弥达等人,多数都认为卡日曲是黄河正源,只有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谓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后来,黄河河源查勘队于1952年在河源区实地勘查后也认为约古列曲为黄河正源,发源于雅拉达泽山。此后,学术界便引起了争论。
关于河源的确定标准,黄委会设计院的张维民先生告诉我,一是水量,二是距离和流域面积,三是看走向,第四还要考察历史习惯。在这几方面,考察队也都做了许多工作。结合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的黄河河源考察组7月份的实地考察、测量和全面比较,我们也对黄河三源支流分别从量的方面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走向较偏的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25公里。流域面积,前者达3 126平方公里,且支流众多,后者仅2 372平方公里,支流较少且短;二源汇合处的流量,前者为6.3米3/秒,后者为2.5米3/秒。北源扎曲由于长度短,走向偏,水量少,流域面积更小而不足以考虑。结合历史习惯,从“河源惟远”、“源远流长”的观点出发,河源考察队,把南源卡日曲确定为伟大黄河之正源,发源于巴颜喀喇山脉的各姿各雅(意为雄伟壮丽的山)北麓。源头海拔为4 900米左右。而一度所认为是黄河发源地的雅合拉达合泽山与黄河并无任何关系。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就在青海,就在东昆仑,就在各姿各雅山下,就是卡日曲的源头各姿各雅贡玛。这是作为炎黄子孙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卡日曲”译为汉语就是红铜色的河。这是因为卡日曲流经大片第三纪红色地层,洪水期河水中夹带泥沙而呈红棕色,因而称其为卡日曲。
卡日曲的源头共有5条泉水,均发源于各姿各雅山北麓。其中较大的3条分别出自各姿各雅的贡玛(上沟)、巴玛、(中沟)和尕玛(下沟)。水源非常丰富。
看着这突突跳动、不断涌出的清澈泉水,想象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之河——黄河就从这里起步,开始了她九曲十八弯的迢迢历程。她从这里最初的一缕涓涓细水,汇集成下游一泻千里的滔滔洪流,不正象征着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吗!这清泉的不断涌动,不也正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吗?而作为每一个吮黄河乳汁成长的炎黄子孙,除了应该知道发源于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是伟大黄河的正源外,或许都会把沿黄河探源究宗作为梦寐以求的愿望吧。
河源区不仅以其具有雄奇美丽的高原景色和大自然之美而诱人前来,她更以其孕育了黄河、从而孕育了华夏民族5 000年的文明史而诱人向往。但是,河源区又以高寒缺氧而闻名。这里虽非生命禁区,却也不可随便就来得,而是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其次还要有相当的勇气,怀有坚强的信念和探险精神,才有可能踏上这块神奇的“天上”净土,亲身领略这奇特的高原风光的神韵,亲身体会置身大自然的悠然自得和其乐无穷。作为考察队员,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战胜了高山反应的折磨,经历了高原探险的刺激并且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之后才有这种感觉的。对于初涉高原的人来说,黄河源区仍然有着她的神秘和难免令人恐惧的地方。1976年2月,我初到黄河源区时,就因高山反应和感冒,而致头晕、恶心、上吐下泻而不得不住进医院,打了一周的点滴,险些丧命。还有每年在黄河源区挖金子的民工,几乎年年都有死人的现象发生。朋友,您想来吗?您能来吗?您敢来吗?
结束了黄河源区的考察,各考察队陆续踏上了归程。南水北调查勘队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地质、地貌、水文等第一手资料。而我在河源区的十数次考察中亦采集了1 600多号植物标本,要知道,这是我们国家在黄河源区的植物研究中所采到的第一批系统而又完整的标本。此外,我还获得了这一地区各类高寒植被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