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公众话科学

失重舌尖尝百味:要营养也要卫生

公众话科学
2012年06月25日
作者:董子凡 中国科技网编辑
解决了有无问题,航天食品越来越着重在“营养”方面下功夫。航天员固然有万里挑一的身体素质,但太空中的失重、噪音、辐射等环境影响,都会严重影响人体生理机能和营养代谢,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肠道紊乱、红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以及疲劳、头痛等身体不适。为此,航天员需要不同于地面生活的膳食补充。

美国宇航员的一份太空食品。照片中包括:蘑菇汤,橙柚汁,可可饮料,菠萝汁,鸡肉与肉汁,梨,草莓,牛肉和蔬菜。

失重环境下无需支撑身体,骨骼和肌肉中的矿物质会快速流失,“补钙”就是个大事。镁、磷和各种维生素等也需要较多补充。而在飞行初期(失重适应期)、中期和后期不同阶段,人体对蛋白质、脂肪、糖和铁、钠、钾等元素的需求量也有所差异,在各阶段摄入过少或过多都容易造成身体疾患。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主研制的航天食品,包括热稳定食品、自然态食品、脱水食品、复水饮料等类型。具备体积小、能量高等特点。除了以米面为主的主食、荤素搭配的副食,还有各种功能食品,并将中药结合进航天员饮食当中,如促进体力恢复的抗疲增耐药茶、调节失重适应期心脑血管功能的太空养心丸、调节睡眠节律的人参安眠口腔崩解片等。
保证食品及包装能经受冲击、振动、辐射等航天环境的特殊考验而不破碎、不变质,也是航天食品的一大设计原则。比如美国从“阿波罗”计划后期开始有了热蒸煮杀菌、真空包装的火鸡块软包装罐头,目前航天食品中的谷物、肉类和蔬菜也也多采用这种处理手段。但高温会破坏肉食的口感,因此后来也部分采用辐照技术结合超高压杀菌对食物进行消毒,可最大限度保持风味、营养,如国际空间站上就有经过辐照的牛排和香肠。
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对航天营养学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太空失重环境下究竟应对如何进行营养搭配,许多方面还没有定论。面对长期的太空驻留和星际探索任务,如何让航天员获得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仍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