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李皓,环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国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199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出于对当时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1996年辞职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从事引进和翻译国际环境教育影视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8年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生态摄影与环保教育

李皓
2014年09月07日
关键词:摄影作品;环境教育方式
文?? 体:对记者提问的书面回答
正?? 文
1997年,我刚开始做环境科普教育时,我听说中国搞生态摄影的只有奚志农和奇云两个人。而10年之后,我国有了多位环境摄影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很投入地把这作为一个事业来做。与10年前相比,这可以说是一种飞跃。
这些摄影师们到达了我们没有去过,甚至是无法到达的地方,把他们看到的景观拍摄下来,再以摄影作品的方式传递给公众,几秒钟就能让我们从照片中获取信息,了解真相,开阔视野,丰富生命,因此我很感激。
有一张图片影响了很多人,那是一张从外太空拍到的照片,其他国家都是绿色的,只有中国是黄色的,植被覆盖率很低,那张照片在几秒钟之内就震撼了无数人,这就能看出摄影作品的威力,这样的照片会使人们发生跳跃式的观念改变。
生态摄影作品通过杂志和网络传播出去,会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情感产生影响。目前,在信息这么蜂拥而至的情况下,我发现公众喜欢看图片,不喜欢阅读大段文字。利用人大脑记忆图片的能力胜于记忆文字的特点,摄影作品可以在当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发挥极好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很多家庭都有了照相机,但绝大多数人到了任何景点,只热衷于给自己留影。为拍纪念照而不尊重景观和文物,甚至毁景的事时有发生。这其实是人们眼中只有自己,看不到周边环境的表现。我们应该鼓励人们用相机去拍摄他们看到的身边的东西,而不只是自己。
现在一些人希望有文化品位,却以为打高尔夫球就是有品味了,其实这是误解,即使在欧洲,真正的学者没有热心打高尔夫的。我们从外国引进了很多东西,但人家真正好的文化生活内容却没有被引进来。欧洲人喜欢旅行,他们用相机大量拍摄自己看到的异国的风土人情,回家整理好照片后,常约朋友、同事举办小型的观片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闻,讲述自己旅途遇到的故事。这样的文化生活,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是做环境科普的学者,常给普通民众讲解提高环境质量的知识和做法。我讲课的素材就是以自己拍摄的照片为主。我的照相水平并不高,但人们很喜欢看那些图片,因为一目了然。照片能很快帮助人们理解我们的环境中哪些是好的,需要保护,哪些是有害的,需要改变。有时只有半个小时的讲座就能转变听众的看法,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这就是照片向公众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力量。
(2007年2月13日对《人与生物圈》杂志记者提问的回答,2014年9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