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李皓,环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国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199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出于对当时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1996年辞职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从事引进和翻译国际环境教育影视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8年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肠道病原体的传播与改进厕所的管理

李皓
2018年05月16日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病毒;肠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厕纸处理;学校的卫生管理
今年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的疫情报道,让我们看到了肠道病毒EV71的传播对儿童的危害,这是一种伤害力很强的病毒。笔者手中有一本1994年德国出版的《医学微生物》教科书,其中就有对EV71病毒致病性的记载。书中所列的病症有:手足口疹、无菌性脑膜炎、脑炎与瘫痪。这一病毒的致命之处在于:它能通过扁桃体或肠壁细胞进入人体,在被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扩增,最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间扩散。脑炎与瘫痪就是这样的扩散所致。因此,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早治疗至关重要。
人们问道:能不能让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消失?答案是可能的。既然肠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是从粪到口,简称“粪-口途径”,那么,从改进公厕的卫生管理做起,就能减少肠道病原体的扩散。
我们首先应当做的是:不再将沾有粪便的厕纸投入垃圾篓中,而应该直接投入便池,让其与粪便一起被水冲走。在卫生管理严格的发达国家,对公厕管理的要求是:厕纸必须投入便池中,随水冲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而绝不能扔进垃圾桶中与普通垃圾混合。这样做的目的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粪便污染。厕纸上沾的粪便易携带肠道病原体,如果投入了垃圾箱中,这些病原体就会玷污垃圾箱,并可能转移到清洁工身上或清运工具上,传播就可能发生。
在发达国家的公厕与家庭卫生间中,便池旁都不设厕纸篓。在旅馆房间与女厕里,便池旁放置的废物箱是用来专门投放妇女卫生巾的,且投放者必须将卫生巾包好后才能投入箱内。卫生间的废物箱中常喷有消毒药液,废物的收集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完成。这些管理使我们看到:为避免肠道病原体的传播,发达国家采取了细致而规范的措施,目的是要对人体的排泄物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
有人会问:在北京,将厕纸投入便池中会不会阻塞管道?会不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笔者的回答是:既然北京按照国际城市标准修建的污水管道,就不应出现管道阻塞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出售的厕纸与发达国家一样,都是水溶性的,这样的厕纸遇水即化,很快分解为纸纤维。纸纤维不会堵塞管道,且能吸附大量的微生物和其他污物,而微生物能帮助水中污物的分解。因此,厕纸进入污水有利于污水的净化。最后,厕纸纤维会沉淀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这样的污泥收集后可用于制作沼气,使厕纸纤维中所含的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目前北京城区已建起了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近90%。在公厕管理上,北京应该有信心与国际接轨,尽早提出“厕纸入便池”这一有利于公共卫生的管理要求。
北京还需重视改进学校与幼儿园的厕所管理。笔者在北京的一些小学校看到,清洁工常使用同样的墩布,擦了厕所的地面之后,接着用来擦教学楼廊道的地面,使得整个教学楼廊道充满了小便的气味。这样做是很不安全的,因为教学楼廊道是学生们下课后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
笔者还在一些学校看到,清洁工常将洗过的墩布直接搭晾在厕所的水池上方,那儿却正是学生们的洗涤之处。这些问题表现的是学校领导与管理人员毫无预防肠道病原体的卫生常识。在发达国家,洗过的墩布只能放置在专用的清洁桶上,在通风的工具间晾干。由于厕所管道中的污气可能夹带肠道病原体从便池口溢出,对于无水封便池,学校必须给便池口安上便池防臭盖。这些做法简单省钱,却能大大提高学校厕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李皓写于2008年5月,发表于《科技潮》杂志2008年第6期,校改于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