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中科院力学所

“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完成

力学园地
2016年01月04日

“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完成

111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沸腾的热水以及泛起的小水泡再熟悉不过,但这些水泡在微重力环境中到底是如何形成、成长,最后又消失的,它们内部存在怎样的热能传递规律,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其内在的机理。同样,对于一个煤炭使用大国,典型煤种的单个颗粒和煤粉颗粒群到底是怎样着火、燃烧、生成污染物的,我们也并不清楚。对于这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却又不能明确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现象,探究他们的本源,并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成为科学界一直追索的目标,也成为中科院“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重要使命。
据悉,“实践十号”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的五颗科学卫星之一,将充分发挥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的优势,在轨开展流体物理、燃烧科学、材料科学、辐射生物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生物技术等6大领域的科学实验,并利用空间实验样品返回的方式,研究在微重力环境及复杂辐射环境中的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生命活动规律,以期在重大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可以说,“实践十号”卫星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效、短期、综合空间实验平台,也是科学卫星系列中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之后,拟发射升空的第二颗卫星。项目共包含6大领域,19项科学实验,现已完成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交付卫星总体,预计明年上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据介绍,“实践十号”卫星是迄今为止单次空间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及种类最多的卫星任务。卫星留轨舱将进行8项流体物理试验,其他11项科学试验将在回收舱进行。回收舱的设计在轨运行寿命为12天,12天后回收舱返回地球,而留轨舱将继续在轨工作3天,卫星总计设计寿命为15天。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十号”卫星任务联合了中国科学院11个研究所及国内6所高校共同参与。除国内合作外,“实践十号”卫星通过与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搭建了中国和国际空间强国紧密合作的互通平台,共同孕育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突破。
在总共的19项科学实验中,“微重力条件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引起大家广泛兴趣。在各类星际穿越剧、外星人剧热播的当下,人们对于宇宙空间和宇宙生命的好奇倍增。离开地球,进入外太空,进行长期的星际旅行,生命如何繁衍,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微重力条件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项目研究目标就是利用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以小鼠早期胚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太空环境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空间环境条件下动物早期生命活动规律,为未来长期太空飞行中保障人类生殖发育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紧密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结合航天器防火等关键技术需求,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发展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获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大科技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本刊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