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森林中的绿行侠——绿臭蛙

从水到陆
2015年08月11日

作者:雪山

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隶属于蛙科臭蛙属,定名于1950年,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都江堰市盘龙山。成年雄蛙体长78~88毫米,雌蛙体长93~113毫米。体背面绿色,如地衣般,是种很好的保护色。两眼间有一白色小点,体后端棕色散有褐黑色斑点。之所以叫臭蛙,是因为当其受到外界刺激时,可通过皮肤表面的腺体分泌有特殊辛辣味的刺激性物质,微毒。该蛙生活于海拔390到2500米的山区溪流内。成蛙常栖于山涧湍急溪段,多蹲在长有苔藓、蕨类等植物的巨石或崖壁上,头迎向水面,稍有惊扰即跳入急流或深潭中。繁殖季节在12月左右,雌蛙产卵于石下,每次产卵约705粒左右。蝌蚪为底栖,常活动于石下或水底腐叶下。目前绿臭蛙分布于甘肃(文县)、山西(垣曲)、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丹江口、通山)、湖南(桑植)、广西(蒙山、兴安、资源)、广东(新丰、连州)等地。
lyl01

1.绿臭蛙分布区域(图片来自《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谱》)

绿臭蛙,尽管属于分布广泛的常见物种,但也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比较高。它们原有连续的分布区域,因为人类活动侵入山涧,已经支离破碎。尤其是小型水电站的建设[1]、旅游的开发[2]、溪流污染等已经严重压缩绿臭蛙的分布,也导致绿臭蛙数量下降明显。有绿臭蛙的地方应该庆幸,因为绿臭蛙的存在,代表着这个地方生态环境还不错。
绿臭蛙的体色是极好的保护色,在地上、草丛中或者树上就很难被发现。同时它们遭遇敌害时会边撒尿边逃跑。应激反应时排出的尿液中就有一些刺激性物质,敌害们并不喜欢。它们被抓时,皮肤就会分泌粘液,粘液的味道闻起来是刺激性的臭,尝起来则是辛辣。如果粘液不小心接触到眼睛,很快就会红肿;若是接触到伤口,无疑是雪上加霜,伤口红肿不易愈合。因为这些原因,敌害很少会愿意触碰它们。
然而人的欲望贪得无厌,也包括对待本土野生动物。绿臭蛙种群数量减少的众多因素中,食用并不太常见。可是,我们发现,以生态环境优美、野生动物众多、佛教氛围浓厚而闻名的峨眉山,却存在着食用绿臭蛙的现象。
yl02

2.成堆的绿臭蛙(@doctor-dean摄)

先不说是否需要慈悲为怀,关爱一切生灵。首先,从食客安全角度考虑讲,绿臭蛙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因为绿臭蛙的皮肤分泌物对人的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影响。
其次,食用野生的绿臭蛙还有感染寄生虫的危险。因为野生的绿臭蛙常常会携带一些吸虫、绦虫、棘头虫等寄生虫,人感染这些寄生虫之后出现的急性症状和慢性症状,都与人体急性传染病或者慢性脏器疾病的症状相似,在诊断上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再次,就科学研究而言,绿臭蛙的皮肤分泌物成分极其复杂,某些微量物质可能就有巨大的医药价值。目前研究表明,绿臭蛙皮肤中具有一种降血压效应的新肽——绿臭蛙激肽;此外,还存在一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九肽——绿臭蛙降压肽,与神经降压肽结构相似。此外,野外调查发现,绿臭蛙几乎很少受到皮肤病的折磨,对该机制的研究将会推动皮肤病治疗的发展。但这绝不是说吃绿臭蛙就能吃出药效的,很多药物分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改造,才能最大的发挥药效和避免副作用,简单粗暴的吃下去,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绿臭蛙作为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材料,其皮肤分泌物的药物开发,将会推动人类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yl03

3. 即将被杀害的绿臭蛙(峨眉山景区七里坪餐馆,@doctor-dean摄)



生态系统相当复杂,资源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峨眉山之所以出名,是得益于它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佛教氛围。峨眉山众多物种共同守护着峨眉山的美丽与祥和。一种物种的减少或者消失,会影响到峨眉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那么峨眉山还会继续美下去吗?那等我们放假了,有时间了,想陪着家人郊个游,爬个山,又该去哪里好呢?
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很多都是在人类之前便已产生,这些物种比我们人类更加原始,也面临着更加艰辛的生存环境,它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艰辛的,正是这份艰辛,却也成就了其伟大。若想真的做到一个也不能少,靠的则是大家对生命的这份敬畏与热爱。唯有如此,我们的子子孙孙才有机会感受到古人“听取蛙声一片”的静谧与闲适之情……

参考文献

  1. 约翰 基斯德.2002.坦桑尼亚水电与珍稀射蛙的未来.水利水电报.

  2. 陈芳,黄继山,黄洲康.2010.旅游开发对南岳衡山蛙类和蛇类数量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

  3. 费梁,叶昌媛,江建平. 2012.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4.费梁,胡溆琴,叶昌媛,黄永昭等. 2009. 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 中卷 无尾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普博览-从水到陆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