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系列2:蝌蚪的栖息地及尾部形态

从水到陆
2016年01月01日

作者:Adam

《系列1:水陆传承者—蝌蚪》主要介绍了蝌蚪在动物演化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身体结构等内容,那么蝌蚪生活在哪里呢?它们是一直生活在水里吗?
人们通常看见的蝌蚪都生活在水里,其实按照蝌蚪的栖息地类型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水生型,半陆生型和陆生型。
水生型又可细分为流水型和静水型,水生型的蝌蚪在变态完成前一直在水中,大多数的蝌蚪属于此类型。生活在流水的蝌蚪,眼睛小,不凸出,位背面;口通常很大,下垂,位腹面;尾肌通常结实;鳍低,终止在体-尾交界处或靠后,末端通常圆形如无指盘臭蛙(Odorrana grahami)的蝌蚪(图1)。生活在静水中的蝌蚪具有高而柔软的鳍,常常呈弓状轮廓,背鳍通常可达体,腹鳍却很少,通常尾端尖,细弱如鞭毛,如尖舌浮蛙(Occidozyga lima)蝌蚪的尾部由高的、帆状的背鳍的前部急剧减低为细弱的鞭毛状,尾部肌肉相对弱(图2)。
图1无指盘臭蛙蝌蚪
图1 .无指盘臭蛙蝌蚪(贵州威宁, 王宣生) —示流水型蝌蚪
图2.尖舌浮蛙蝌蚪
图2.尖舌浮蛙蝌蚪(海南五指山,王宜生)—示静水型蝌蚪
但是,有部分蝌蚪在孵育和变态发育过程中不全在水中完成,甚至全部在陆地上完成。分布于印度西高止山脉的贝多姆跳蛙(Indirana beddomii)(图3)一般产卵在离溪流不远处的湿润岩壁上,且蝌蚪的变态发育也在产卵地完成,它们的尾肌十分弱,以便适应半陆生的栖息环境,此类蝌蚪属半陆生型。但是分布在印度的棕跳蛙(Indirana semipalmata)(图4)一般在季风气候的雨季产卵,而且产卵的位置一般是在潮湿岩石的表面或者在树皮上,卵的孵化及蝌蚪的整个发育过程也在岩石表面或者在树皮上完成,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主要以岩石上的植物碎削或树皮上的基质等为食。
蝌蚪能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主要是因为在雨季降水较多,且降水频次相对较高,雨后空气湿润,岩石或树皮表面会或多或少残留一些水滴,蝌蚪便利用残留于岩石或树皮上的水滴保持身体的水分以完成整个变态发育过程。它们变态发育的时间相对较短,会在雨季结束前完成变态,从而提高它们存活的几率。

图3.贝多姆跳蛙蝌蚪

图3.贝多姆跳蛙蝌蚪—示半陆生型蝌蚪(引自Veeranagoudar et al.2009)
图4棕跳蛙蝌蚪
图4.棕跳蛙蝌蚪—示陆生型蝌蚪(源于http://www.wildlifeextra.com/go/news/frog-bark.html#cr)
蝌蚪的栖息地多种多样,为了适应各种生活环境,蝌蚪的尾巴形态也就千差万别。尾巴是蝌蚪身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尾部具有发达的尾肌,起到辅助运动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运动推进器。因此,对外部不同环境的适应,蝌蚪的尾巴呈现出各种不同形状:细尖(如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图5);尖(如华西雨蛙川西亚种Hyla gongshanensis chuanxiensis;图6);钝尖(如宝兴树蛙Rhacophorus dugritei;图7);钝圆(隆肛蛙Feirana quadranus;图8);圆(中华蟾蜍华西亚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图9)。

图5斑腿泛树蛙蝌蚪

图5.斑腿泛树蛙蝌蚪(四川峨眉山,王宜生)—示尾细尖
图6华西雨蛙蝌蚪
图6.华西雨蛙川西亚种蝌蚪(四川天全,王宜生) —示尾尖

图7宝兴树蛙蝌蚪

图7.宝兴树蛙蝌蚪(四川峨眉山,王宜生) —示尾钝尖

图8隆肛蛙蝌蚪

图8.隆肛蛙蝌蚪(重庆巫山官阳,王宣生) —示尾钝圆

图9中华蟾蜍蝌蚪图9.中华蟾蜍华西亚种蝌蚪(四川西部,王宜生) —示尾圆

由此,蝌蚪不仅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甚至可以在树上完成变态发育直至长成性成熟个体(必须有潮湿环境);并且蝌蚪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也造就出了它们不同的运动推进器,即不同的尾巴形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在蝌蚪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尾巴。

参考文献
1.Ben Tapley (2008). First record of tadpoles hatching and feeding on tree bark. Wildlife Extra. Retrieved March 5, 2012.
2. Frost, Darrel R. (2014). Indirana beddomii (G nther, 1876).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an Online Reference. Version 6.0.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Retrieved 31 May 2014.
3.HOFF, K. VS., A. R. BLAUSTEIN, R. C.MCDIARMID, AND R.ALTIG. 1999. Behavior: interac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In R. C. McDiarmid and R. Altig(eds.), Tadpoles: The Biology of Anuran Larvae,pp. 215–239.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4.Frost, Darrel R. (2014). Indirana semipalmata (Boulenger, 1882).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an Online Reference. Version 6.0.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Retrieved 1 June 2014.
5.Gl ria Moreira and Albertina P. Lima (1991). Seasonal patterns of juvenile recruitment and reproduction in four species of leaf litter frogs in central Amazonia. Herpetologica 47 (3): 295–300.
6.费梁, 叶昌媛, 江建平, 谢锋.2005. 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7.李成. 2008. 角蟾科 (Megophryidae, Anura) 蝌蚪的形态多样性和生态适应.